2025-11-23 10:40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日,在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指导下,滇东北中心医院(昆明医科大学滇东北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卢志雄主任团队,成功开展了昭通市首例磁电定位三维标测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此次手术采用AForcePlus一次性使用磁电定位压力监测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进行房颤治疗,为心房颤动患者带来了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选择。
该患者为82岁男性,反复心悸4年,因“阵发性心房颤动”收治入院。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左房直径39毫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69%。传统房颤治疗采用的射频消融及球囊冷冻消融风险较高,考虑到患者为超高龄人群,团队决定采用安全性更高的脉冲电场消融术。术中完成左房基质标测后,进行了环肺静脉隔离术(PVI),整个放电消融过程仅用时19分钟。
房颤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还会大幅增加脑卒中风险,甚至可能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房颤与心衰常常形成恶性循环,若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会显著增加入院治疗次数、治疗费用及死亡风险。
既往主要利用导管射频消融及冷冻球囊消融技术治疗房颤患者,但在消融过程中,可能导致毗邻心房的其他组织结构(如食管、膈神经)受损,且面对持续性房颤患者时,手术耗时较长,相关出血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脉冲电场消融(PFA)是一种非热能、持续时间极短且具有组织选择性的新型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技术。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高压脉冲电场在细胞膜间产生不可逆电穿孔(IRE)现象,从而更高效、更安全地消融局部心脏组织,阻断异常心电信号的传导路径,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多项国内外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均表明,脉冲电场消融的有效性不低于传统射频消融及冷冻球囊消融,安全性则显著高于后两者。对于阵发性房颤,以及合并高龄、高出血等高风险患者而言,脉冲电场消融为其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术式选择。目前,脉冲电场消融已成为房颤手术治疗的最前沿术式。
云南省滇东北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成功实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标志着昭通在房颤手术治疗方面已迈上新台阶,达到了省内同级医院先进水平。这不仅为日后独立自主开展该手术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还将房颤治疗的前沿技术带到了群众家门口,为滇东北地区的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通讯员:邱裕丹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