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8 16:19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水富市聚焦药品管理痛点,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成医共体中心药房,打破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壁垒,聚力推进市、镇、村三级药品联动管理,县域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现提质增效。

联动监管:“事后点评”变“前置审方”,用药安全再加码
“以前靠经验开药,现在系统弹窗提醒用药禁忌,心里踏实多了。”提起药品管理,太平镇卫生院医生贺帮才感慨地说。
水富市依托医共体总院药剂科,集医共体药学人才组建医共体审方中心,配置审方中心小屋,建立前置审方系统,配备专职药师3名和兼职药师7名,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通过前置审方系统先审,规则库嵌入20余万条药品说明书、指南、警示,0.5秒完成初筛。通过审方系统审核,标注红色预警处方,落实药师全复核,用药合格率从92.3%升至97%。通过每月向临床科室推送“不合理用药排行榜”,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18.7%。

联提能力:“发药人员”变“健康管家”,服务温度升级
医共体总院药师对口帮扶4家镇级分院,每月下沉分院开展处方点评和用药指导,每季度到基层开展合理用药培训。组织开展“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药学专题”线上培训,强化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精麻药品的处方管理与安全使用规范、基层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知识运用。根据工作需要,基层定期选派药师到总院进修学习,提升基层药学服务水平。“以前患者拿药就走,现在会主动咨询‘服药的时间及注意事项’”。在向家坝镇中心卫生院从医10余年的廖明菊对患者这些年来用药需求的变化有着真切感受。

联用目录:“各唱各调”变“同药同价”,用药可及性提升
2025年10月,水富市最偏远的三角坪头卫生室已配备药品189 种,其中慢性病药品配备31种,辖区慢病患者管理率提高了28个百分点。这得益于2023年以来水富市医共体推行“统一用药目录”的硬举措。为补足村卫生室、镇卫生院部分药品配备不足的短板,破解群众用药需求进城购药“往上跑”的困境,水富市把国家基本药物、集采中选品种、医保目录“三单”融合,优先锁定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高脂血症“四病”用药,村卫生室常规配备“四病”药品,价格与镇级、市级医院同价,让群众用药可及,不用“多掏一分钱”。

联合调配:“群众跑路”变“数据跑步”,购药成本降低
水富市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昭通市首个全面考量医共体业务集成的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医共体总院中心药房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设置药品“库存监测红线”,库存低于7天用量系统自动预警提示,中心药房和分院药房将及时编制采购需求。急救、短缺药品启用“中心药房+120转诊车”双通道应急配送,平均配送时长由28小时缩短至2小时。群众也可到就近卫生室进行“缺药登记”,中心药房1小时内响应,登记3次以上的药品直接纳入下一轮目录。2025 年1月以来,医共体总院“顺带配送”85次,为群众节约购药往返成本3.4万元。


药品“四联变”的深入推进,让水富市群众用药安全可感可及。目前,全市村级卫生室“四病”药品配备率达100%,药品统一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2.4%,慢病患者每人年均节省费用400元左右。从安全监管到服务升级,从药品保障到高效调配,水富市以联动改革筑牢用药安全线,为乡村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注入持久动力。
通讯员:李明骏 温兴斌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