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鲁甸县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全力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工业产业格局,做大园区,做强工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取得明显成效。据了解,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鲁甸县继续实行领导干部挂联企业责任制,推动各项政策落实,扶持重点企业发展,抓好生产要素保障,确保重点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
近年来,鲁甸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标本兼治全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绿色发展之路,让绿色成为鲁甸发展的最亮底色。在生态建设方面,鲁甸今年将有序推进牛栏江流域重大生态修复、长江上游洒渔河流域生态补偿示范项目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继续实施城乡绿化提升工程,完成新植树木1000万株以上,实施退耕还林还草4.3万亩、森林抚育4.82万亩。
4月1日上午,国家税务总局昭通市税务局在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幸福广场举办第30个全国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
3月28日,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举行不动产权证首发仪式,20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领到不动产权证,这标志着昭通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不动产权登记发放工作正式启动。据了解,鲁甸县卯家湾作为全省大型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承接了鲁甸、巧家、彝良、永善、盐津5个县8324户35574人搬迁入住。从3月28日起,鲁甸县将陆续为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发放不动产权证。
鲁甸县数千亩大樱桃花绚丽绽放,将美丽乡村装扮一新。
3月25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主办,省花灯剧院承办的2021云南省“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走进鲁甸县龙头山镇,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据了解,3月15日至4月5日,云南省花灯剧院将在我市昭阳区、鲁甸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水富市等9个县(市、区)开展总计100场次的“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惠民演出。
目前,水磨镇、新街镇“两个万亩”马铃薯连片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正有序推进。据估算,4.1万亩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的马铃薯平均单产2.5吨以上,总产量10.25万吨以上,按马铃薯每吨1600元计算,马铃薯产业综合产值将达到1. 64亿元的目标。
周遵腾成为昭通市第1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当天下午,在鲁甸县红十字会,周遵腾一下车,红十字会志愿者就送上鲜花和祝福。鲁甸县红十字会从2012年开展造血干细胞入库、捐献工作以来,已有200名志愿者加入到中华骨髓库。截至目前,鲁甸县已有3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3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位于鲁甸县龙头山镇花椒示范基地供水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中,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当地花椒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助农增产增收。
中共鲁甸县委组织部干部任前公示鲁组干任公示〔2021〕4号。
当前鲁甸全县花椒种植面积32万亩,投产面积23万亩,花椒龙头企业2家,花椒合作社64家。
鲁甸县按照“设施现代化、产业园区化、村庄社区化、农民市民化”的“四化”思路,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从抓好产业就业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入手创新工作,激发社区发展活力,努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从农民彻底“蜕变”为市民。目前,卯家湾搬迁群众在安置区基本实现了设施现代化、产业园区化和村庄社区化。
近日,鲁甸县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部署党史学习教育。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鲁甸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立足实际,压实责任,确保学习教育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县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细化梳理各阶段的学习教育重点任务,确保各级党组织学习教育不跑偏、不走样;各级党委(党组)要把“规定动作”做细做实、把“党政双询,干部四进”等“自选动作”做出特色。
3月15日,市委书记杨亚林到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和桃源回族乡、文屏镇等地,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发展、千顷池湿地保护开发等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指导。
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是全国第二大跨县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承接搬迁安置群众8322户35585人。
“手续快、门槛低、到账快无需抵押、轻松放款、利率极低”面对这样的贷款诱惑你是否曾心动过?
会议指出,按照全国检察机关落实“四号检察建议”推动窨井盖问题综合治理工作情况通报要求,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持续推进城市窨井盖管理工作,要依法惩治盗窃、破坏窨井盖及相关失职渎职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