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新华社关注】昭通鲁甸:人大力量助力小香葱成为富民大产业

 2025-07-12 17:37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眼下,记者走进昭通市鲁甸县桃源乡香葱种植基地,连片生长的香葱绿意盎然,长势喜人。数百名村民们正在基地里忙着拔葱、分拣、装运上车,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村民在香葱基地劳作(2025年7月3日摄)。

“不耽误带孙子,有空就来干,一天能拔200多公斤,多的时候300多公斤,一个月能挣3000元以上!”香葱种植基地里,55岁的村民马勋会说。基地负责人徐建华介绍,基地村民工资按照计件方式支付,手脚麻利的村民日收入能超200元,除了拔葱,还有掏沟、分拣等多个工种可供选择。目前,核心基地每天可吸纳务工群众1200余人,全乡依托香葱产业链实现灵活就业的群众超过2000人。

人大代表到香葱基地调研(2025年7月3日摄)。

“把地租出去,以后吃啥?”6年前,香葱产业刚起步,土地流转成为阻挡产业发展最大的 “拦路虎”。面对村民的顾虑,桃源乡人大代表带头组建群众服务队,化身政策“宣讲员”和纠纷“调解员”,挨家挨户上门和群众拉家常、算细账,耐心讲解土地流转对于发展香葱产业的益处和产业前景。在各级人大代表的积极推动和协调下,核心基地共流转土地5859亩,建成2个大型种植基地。香葱基地建起后,从出谋划策,到协调各方资源,鲁甸县各级人大力量持续发力,当好监督政策落实、产业质量标准、市场秩序的“监督员”和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争取政策扶持、协调解决资金难题、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服务员”,有力推动香葱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鲁甸全县共建成高标准香葱基地10000 亩以上,成品畅销江浙沪等各大市场,实现年产量6.78万吨以上,销售收入达3亿元以上,发放务工工资5200余万元。如今,小香葱已成为鲁甸县的特色优势产业,不仅让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更让当地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倪娜   责任编辑:马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倪娜
责任编辑:马丽
标签 >> 产业发展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