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昭通1.3万名党员干部闻“汛”而动紧急转移7000余名群众

 2025-07-09 20:50  来源:昭通新闻网

7月8日至9日,镇雄、威信两县普降大暴雨,截至9日14时,威信最大降雨量254.4毫米。暴雨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道路受损、山体滑坡风险加剧。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昭通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应急、气象、消防、武警、公安等多部门迅速响应,全力开展监测预警、抢险救援和隐患排查工作,1.3万名党员干部闻“汛”而动,紧急转移安置群众7047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次强降雨,昭通市共出现特大暴雨1站、大暴雨29站、暴雨39站,持续强降雨导致4个河道站点超过警戒水位、3个超过保证水位,部分区域发生严重洪涝和地质灾害。

气象部门“早预警+会商研判”,筑牢第一道防线。针对此次强降雨过程,市气象台提前组织会商研判,提前8天预报此轮强降雨过程,开展“递进式”服务,发布《重要天气预报》及暴雨预警、雷电预警、雨情通报等气象信息10条,发布“1262”精细化预报专题17期。昭通市气象台副台长曾清川介绍,昭通市气象局联合自规、水利、应急等部门发布山洪和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严格落实“有人监测、有人预报、有人服务、有人应急”的“四有”工作机制,实现气象服务全流程覆盖,为防灾避险争取宝贵时间。

消防救援支队推行“1262”响应机制,全力抢抓黄金救援时间。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截至9日清晨,共接报威信、镇雄强降雨警情26起,出动消防员56人次、车辆10辆次,全力以赴开展群众转移和险情处置工作。在汛期来临之前,该支队已重点强化三方面工作,即联动响应高效化、救援力量前置化以及装备保障标准化。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委员周保成表示,支队与气象、应急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确保预警信息能够直接传达至一线。市、县两级的12支水域救援队、115名队员及38艘舟艇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严格执行“1262”响应机制。

武警官兵徒步挺进,打通生命救援通道。灾情发生后,武警云南总队昭通支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出动70人,车辆6辆,携带各类专业救援器材紧急赶赴灾区参与抢险救援任务。由于道路受损,武警官兵以最快速度徒步抵达灾害核心区域。抵达现场后,迅速组织,科学分工,高效协作,分成2个小组,一组紧急疏通道路淤堵段,保障救援物资运输畅通。另一组对山体滑坡、危房、路基塌陷等隐患点拉网式排查,设置警示标识,严防次生灾害。官兵采用“分段包干、动态巡查”方式,确保隐患排查无死角。

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凝聚防汛救灾红色力量。面对严峻汛情,市委组织部及时下发《关于在防汛救灾抢险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投身应急抢险、转移安置等工作,1.3万名党员干部闻“汛”而动,迅速下沉到强降雨区,组织群众转移,排查风险隐患。威信县6000余名党员干部对14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排险除险,上门开展“敲门”行动2.9万余次,紧急转移群众1071户3652人,集中避险转移受灾群众582人。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143支,深入河道堤坝、山塘水库、低洼易涝区、地质灾害点等关键地段、险要位置排险除险,形成地质灾害基本情况一览表,明确风险点位。镇雄县262个村(社区)党组织通过网格化管理,按照“包村党员干部+村‘两委’成员+党员小组长”模式,组建镇村党员先锋队,对低洼地段、老旧房屋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实时监测雨情水情,利用微信群、大喇叭等载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群众提前转移。

目前,昭通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深入受灾一线,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汛屏障。


记者:莫娟 闵光景 /文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综合/图/视频

一审:陈忠华  一校:莫 娟  二审:郭 倩
二校:胡远松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忠华  一校:莫 娟  二审:郭 倩
二校:胡远松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