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16:54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日,昭阳区龙泉街道崇义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潘超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
潘超在社区工作9年多来,她始终将社区老年人的冷暖放在心上,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怀扎根基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带动社区居民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被居民亲切地称为“老年群众的贴心人”。

以责任为担当,做困难老人的“守护者”
在社区工作中,潘超做到精准帮扶解难题,建立社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台账,定期走访、帮助社区6名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2024年夏天的一个夜晚,辖区59岁的孤寡老人王某某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本就存在安全隐患,加之当日连续降雨多时,潘超更是揪心不已,反复叮嘱老人注意安全。当日半夜时分,潘超担心王某某居住的房屋发生突发事故,她便冒雨踩着积水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老人家中察看,立即将老人转移到旅店住宿。次日,王某某老人颤巍巍地推开家门,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怔住——曾经铺床睡觉的角落已覆盖一尺多厚的淤泥。后来,潘超联系有关部门为老人申请了廉租住房,并帮助老人购买家具搬入“新家”。此外,潘超还定期走访王某某家失去母亲的3个留守儿童,辅导他们学习。在假期,针对辖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流动儿童的特点,潘超积极参加开设假期辅导班,切实将关爱“一老一小”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近年来,潘超为86名老人办理了高龄津贴并协助完成认证手续,协助一名冯姓独居老太太搬离危旧住房,并为其办理公租房申请及相关手续。

以真心换真情,做孝亲文化的“传播者”
潘超始终将“孝”的内涵融入内心实处,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个个敬老爱老的感人故事。在日常照料老人方面,她无微不至,从陪老人就医问药,到耐心倾听老人的絮语,每一个细节都满含着对老人的关爱与孝心。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潘超连续5年通过“社区儿童之家”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宣讲活动,组织青少年为老人开展志愿服务,推动“一小”服务“一老”,让爱在代际间传递。
9年多来,潘超秉持“脚步丈量民情、行动践行初心”的信念,她扎根社区,用九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对老人的关爱。潘超常说:“老人的事没有小事,我多跑一步,他们就少操一分心。”在她的带动下,尊老敬老的文明之花在崇义街社区绽放,社区邻里互助、关爱老人的氛围日益浓厚,她用真心换来了老人的真情,也成为孝亲文化的传播者,引领更多人加入到关爱老人的行列中来,让这一传统美德在新时代传承。
潘超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着力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除了忙完自己的工作外,还要送孩子上学、接孩子回家及辅导孩子学习等,并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
潘超是一个勤劳俭朴、热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她细心操持理务,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关心同事,与公婆关系处理得极为融洽,她从没与公婆红过脸。凭借这份执着与付出,潘超被评为“昭阳区好儿媳”,成为街坊邻里学习的孝老模范。
记者:王明贵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