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网评丨让马拉松和市民生活互利共生

 2025-11-10 10:48  来源:昭通新闻网

10月31日,中国田径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马拉松赛事相关工作的通知,通知包含11项要求,从赛事主体到赛事保障以及报名、公益等方面都提出更细化的规定。比如,动态规划赛道封控,压缩封路时间,先封先解、快封快解;科学设置社会车辆绕行路线,通过官方渠道提前发布交通管制信息与公共出行建议;赛后道路及时清理解封,最大限度降低办赛对城市正常运行的干扰。

马拉松赛事不仅能推动运动健身,还能提升城市形象与影响力。然而,近年来,一些马拉松赛事在组织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引发矛盾冲突。比如,部分马拉松赛事封路时间过长,影响市民正常出行;赛道垃圾清理不及时,破坏城市环境卫生。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市民的利益,也影响了马拉松赛事的口碑与可持续发展。

“压缩封路时间”有助于推动赛事组织精细化。封路是保障马拉松赛事安全、有序的必要措施,但过长的封路时间,无疑会给市民生活带来困扰。周末仍要上班的人可能因交通堵塞、绕路而迟到,商家可能因客流减少而遭受损失。此次通知提出压缩封路时间,可促使赛事组织者更加科学地规划赛道和赛事流程,精准计算各路段的封路时长,在保障赛事顺利进行之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做好赛道及周边区域环境卫生管理与垃圾处置工作,加大动态清运与巡查力度,通知提出的这一点同样意义重大。马拉松赛事参与人数众多,会产生大量垃圾,如果清理不及时,不仅影响城市美观,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通知强调动态清运,这就需要赛事组织者增加清运人员和设备投入,建立高效的垃圾清运机制。通过动态清运,既能展现城市的文明形象,又能让市民在赛事期间感受到良好的环境氛围。

通知还提出,各地在赛事立项时,应切实考虑参赛者参赛需求、资金筹措和城市承载能力,合理规划赛事规模。这提醒各地,举办马拉松赛事一定要结合实际,否则容易跑偏,出现组织混乱、保障不力、卫生脏乱差、商业化过度等问题。

马拉松赛事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群众体育事业的推进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各地赛事组织者应认真落实新规要求,不断提升赛事组织水平,实现赛事举办与市民生活的双赢,让马拉松赛事真正成为推动健身、展示城市风采的亮丽风景线。


作者:余明辉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