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文苑丨‎多彩多味昭通城

 2025-08-09 11:03  来源:昭通新闻网

如果要用颜色和味道来形容一座城,那么昭通一定是多彩多味的。

未见昭通,先闻其苹果美名。我与这座城的结缘,也要从这引以为傲的苹果说起。没来昭通工作前,遇一友人是昭通人,当他把昭通苹果递给我时,清冽的果香扑面而来。阳光下,浅红色的果皮熠熠生辉,咬上一口,脆响声和着酸甜适中的汁水齐齐涌来,耳朵与味蕾都得到了极大满足。

第一次驱车前往昭通城,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云层掉落山间化作轻纱,翠色与云白交织,环抱着明净如洗的柏油路,蜿蜒伸向远方。车行其间,似在碧潭中游,又如云中行。

昭通城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乌蒙山腹地,古称“乌蒙”,地处云南省东北部。溯源“昭通”一名,与清朝大臣鄂尔泰密切相关,他认为“乌蒙”之名有“黑且不通”之意,遂改为“昭通”,意为“昭明通达”,沿用至今。

在西南地区,昭通地形较云贵高原多数地方更为平坦开阔。这里山虽多,海拔却比较低,高速公路又长又直,弯度小。远远望去,整座城像被半圆的透明盖子所笼罩,颇具国画意境。沿路旁一排排红色小屋整齐地坐落在山脚处,为清雅的山乡田园增添了一抹浓烈,十分惊艳。阳光、蓝天和呼啸的山风交织,一路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同行的好友以前来过好几次,按照他的说法,来昭通城必须要吃昭通小肉串才不枉此行。跟着他漫步金融街,我发现这座城市有很多烧烤店,广告牌大而亮眼,其中很多家都叫“昭通小串串”。身处其间,烧烤香味扑面而来,鲜美的牛肉抹上特制的辣椒酱,在合适的炭火上烘烤后,一口一串,再配上云南特有的酸角汁解腻,只一次就为它深深沉醉。

后来,机缘巧合下,我来到了昭通工作,对这座城市逐渐熟悉起来。除了去吃昭通小肉串外,我还发现了很多美食,如油糕饵块、稀豆粉、炎山凉粉等。水街和陡街等地还建起了各种美食街,汇聚各地风味,形成味觉盛宴,充分满足人们的味蕾需求。

昭通人既对吃食比较讲究,也重视文化传承。在旧城焕新颜的过程中,昭通城较好地保留了古城风貌,朝阳街、文渊街以及陡街的青石板彰显出深厚的历史底蕴。此外,昭通城内还居住着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街巷间除了能品尝各民族的美食,还能欣赏美丽的民族服饰。

在本地人的带领下,我在旧圃彝家小寨和乌蒙古镇第一次体验了彝族火把节。我们往人多的地方走,一路上都是欢声笑语。人最多的地方则有一个大火堆,火烧得很旺,就像人们火红的日子。大人和孩童身着彝族服饰围着篝火跳舞,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乌蒙古镇还设有小吃摊、游乐区,很多人在这里放孔明灯,人群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昭通人乐山乐水,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昭通城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元宝山城市体育公园、省耕国学文化公园和望海楼公园点缀其间,山水与建筑相映成趣,碧波荡漾与欢笑声相和,清风送来阵阵花香。人们或闲散漫步,或奔跑锻炼,或聚集游乐,这般人与自然的契合,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间风月与历史交融,让古老的昭通城变得多情而厚重起来。昭通人爱生活、懂生活,更会享受生活。勤劳的人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以坚定从容的步伐,把“昭明通达”的美好愿景绘就于现实画卷上。

昭通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以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为支撑,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市之美正深入人心。

昭通城是青山色、云白貌,是历史沉淀下的古色古香,也是人们日子火红的生动注脚,苹果香与烧烤味萦绕城中,一街一巷、一花一木都构成了她的多味与多彩。

昭通古城的青石板上传来历史的回响,老梧桐树沙沙回应,街边小贩卖力地吆喝着,历史古韵和烟火气在此交融,昭通这幅多彩画卷正徐徐展开,风光无限好。


作者:吴婷婷

一审:田朝艳  一校:吴婷婷  二审:马丽
二校:王文富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田朝艳  一校:吴婷婷  二审:马丽
二校:王文富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文苑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