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2025-09-28 14:55昭通小肉串,蜚声省内外,知名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称之为“烧烤的艺术”。当人间烟火升起,昭通小肉串既可填饱胃,更能抚慰心,在夜晚的烧烤摊上,是当之无愧的“顶流”。
在小肉串的故乡昭通,它的地位更显尊荣。除了遍布大街小巷的招牌,满城飘香的味道,在昭通职业学院里,甚至专门设有昭通小肉串产学研中心。只见,在老师的指导下,姑娘小伙像打造一件艺术品般烹制每一串肉。很快,他们就会成为昭通市25个劳务品牌代表之一的“昭通小肉串烧烤工”,把家乡的好味道带到大江南北,让梦想的好日子照进现实。
小小一串肉,增收大产业
9月24日至25日
省委书记王宁在昭通市调研
首站来到了位于市职教园区内的
昭通小肉串产学研中心
这里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区里装了一整条完整的“生产线”。首先要掌握知识,学生们在理论教学区认真学习;然后开始实战,在穿制区把肉串穿好,再放到炭火上烤。不一会儿,小肉串滋滋冒油、香气逼人。于是,大家赶紧聚在品鉴区,不仅过嘴瘾,更要给予即时反馈,循环往复,让滋味变美味、美味变风味,进而使得中心成为本土美食文化的传承地和产业人才的摇篮。
昭通小肉串 图源:云南日报
从烧烤摊到产学研中心,如此“溯源”下来,不难发现,如果只用“美食”“名小吃”来形容昭通小肉串,实在是把它说“小”了。记者了解到,目前昭通小肉串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已突破130亿元,上下游产业已涉及从业人员12万余人,每年还可以吸收近2万人进入小肉串行业就业。肉串虽小,其背后蕴藏的市场与产值却不容小觑。换句话说,昭通小肉串不仅为城市增添了浓郁的烟火气息,更已成为稳就业、促增收的百亿级“烟火经济”。
今年6月26日召开的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王宁向全省干部提出了关于群众持续增收的“五问”:一问乡村产业怎么富民?二问就业怎么拓展?三问农村改革怎么深化?四问美丽乡村怎么建好?五问防返贫底线怎么越筑越牢?
近观昭通小肉串的发展路径,“五问”答得不错。
民以食为天,对于最具代表性的家乡味,昭通用“搞科研”的劲头对待小肉串,这股钻研劲儿尤为值得学习。而这也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生动写照,特别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当下,从掌握一门技能到专精一项“绝技”,对从脱贫迈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
而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精准设置专业,坚持就业导向,不能大而化之、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能够围绕重点产业推动产教融合,而这也正是昭通小肉串产学研中心成立的初衷。
昭通职业学院 昭通市委宣传部 供图
据了解,2024年9月,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现已并入昭通职业学院)与昭通小肉串发展协会开展深入合作,挂牌昭通小肉串技能人才培训学校,并在职教园区打造“昭通小肉串产学研中心”。2025年,结合小肉串市场发展趋势,围绕产业链发展,又将畜牧兽医、供应链运营、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结合起来,开展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针对小肉串及其上下游产业不同岗位能力需求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和培训工作。
这意味着,“昭通小肉串烧烤工”不单是炭火前的熟练技术工,他们还掌握畜禽繁育改良、畜产品加工、食品卫生与安全、烹调工艺学等系统丰富的知识,能够胜任小肉串行业的各个岗位,同时具备自主创业能力。
“昭通小肉串烧烤工”是云南省特色劳务品牌之一。
王宁强调,要坚守职业教育定位,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提高专业产业适配度,促进精准就业。
昭通小肉串 图源:云南日报
综合产值突破130亿元
带动12多万人就业
户均增收超7000元
……
昭通小肉串
用本地高品质小黄牛穿制炙烤
做的是“牛文章”
做出了“牛文章”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