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融媒
2025-08-18 13:33晨雾中的洒渔河畔,挂满红苹果的枝头果香弥漫,苹果园如绿毯般铺展至远方的乌蒙山余脉,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从乌蒙山深处的果园到上海市民的餐桌,昭通苹果的甜蜜蜕变,藏着东西部协作跨越2000公里的动人密码。而如今,这份协作的力量正让洒渔河两岸焕发着更蓬勃的生机。
夏日的洒渔河奔涌着清凉活力,漂流河道上,皮艇载着欢声笑语顺流而下,时而在湍急处激起雪白浪花,时而在平缓水面悠然徐行。两岸垂柳轻拂,远处青山如黛,构成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尽兴漂流后,沿河畔缓步前行,传统民居风格的特色民宿群错落有致,原木色阳台点缀着绿植,更引人注目的是镶嵌在果园中的太空舱民宿,银灰色舱体在阳光下泛着科技光泽,全景天窗将星河与绿意引入室内。拐过柳荫小道,乡村书吧飘来淡淡书香,窗外蝉鸣与书香交织成温馨的亲子时光;河畔烧烤区香气诱人,本地黄牛肉与新鲜时蔬在炭火上嗞嗞作响,满是幸福的烟火气。
“今天和朋友来玩,天气凉爽,漂流体验很棒,现在打算吃烧烤聊聊天,感觉特别好,下次会带更多朋友来。”游客段女士笑着说。来自广西的龙女士也难掩满意:“带孩子来度假太值了,玩得尽兴,还能在果园边烧烤、书吧看书,比去游乐场有意思!”
洒渔河的热闹,源于对“烟柳之乡、苹果之乡、鼓魂之乡”资源的深度挖掘,更离不开东西部协作的有力支撑。2022年至今,上海在洒渔河流域共投资约6000万元,为当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洒渔镇大桥村,乡村振兴示范园拔地而起,苹果分选厂及配套设施、自动化水肥设备、生产通道等一应俱全,为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坚实基础;在巡龙村绿荫塘,道路硬化及维修、文化健身广场提升改造、村民活动室新建、排污管道和排水沟铺设、公共卫生间及照明设施完善,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依托这些基础,洒渔河农文旅项目以洒渔河为核心资源,以“洒渔烟柳”景观提升改造为抓手,重塑生态廊道,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巡龙村打造的乡愁书屋成为旅游体验区和村民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乡村茶馆、苹果长廊、驿站设施和休闲观光点等串联起丰富的旅游体验。项目运营方负责人朱明荣介绍:“政府把这些基础设施做好,我们就拿下了这里的运营权,目前运营的房车营地、烧烤区、漂流项目效益都很不错,周一到周五烧烤区能有五十桌,周末能上百桌,我们今年以来的营收已经有数百万了,我们有信心把这里运营好,为更多的游客旅居昭通、清凉一夏提供好去处。”
东西部协作带来的红利实实在在惠及当地百姓。巡龙村副书记细数变化:“农文旅项目落地后,村集体经济去年增加35万元,今年预计达80万元;闲置的绿荫堂房屋改造成民宿,增加了群众收益;河道环境变好,苹果更好卖了,特别是川渝避暑游客增多,不少人直接到园里采摘,群众收益颇丰。”另外,项目建成后就近招收了70余名固定员工,并提供临时用工1000余人次,该项目预计惠及农户366户1233人。
夕阳下,洒渔河波光粼粼,苹果园与烟柳景观带交相辉映,太空舱民宿的灯光渐次亮起,漂流河道传来游客笑声。在东西部协作的推动下,洒渔河正以“春观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赏雪”的多元业态,成为四季式旅游目的地,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