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11 11:17绥江县地处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是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62.94%。近年来,当地不断拓宽生态价值转换渠道,大力发展“林果、林菜、林药、林游”等多元林区经济,以绿色富民产业“点绿成金”。
眼下,正是绥江县10万亩“半边红”李采摘上市的时节,金沙江畔,南岸镇、新滩镇、会仪镇3个万亩基地串成的“李树长廊”硕果满枝。在水果交易中心,工人们正忙着挑选分级、装箱发货。
“全县共种植‘半边红’李10万亩、猕猴桃2万亩、枇杷1万亩,这些经济林果既绿了山,又富了民。”绥江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办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县的经济林果总产量达9万吨,农业总产值超6.5亿元。
立秋时节,绥江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深山密林中,竹林郁郁葱葱,连片成海。竹农们正忙着管护竹子,期待着秋笋迎来好收成。近年来,绥江县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发展起60万亩竹产业,以竹绿山、以竹兴业、以竹富民。
“2024年,全县竹材出山3万吨,竹笋产量1.2万吨,竹产业产值达4.85亿元。”绥江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群众还积极探索在经济林下套种南瓜、萝卜等蔬菜,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全县“林菜”经济体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元化。
夏秋之交,正是天麻种植的黄金时段。在中城镇中村村、板栗镇罗坪村等地,村民于林下套种天麻,让绿水青山转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林下种植天麻已成为我们‘点绿成金’的法宝,现在村里有50户以上的群众参与种植,总面积达700亩。”中村村天麻种植户罗中华介绍,“一亩产值约10万元,我家今年计划种植15亩,总产值约150万元。”
森林就是宝库,青山就是财富。除了“林果、林菜、林药”等林下种植,当地还利用森林景观发展康养旅游,创造“林游”经济。罗坪村是国家森林乡村,5万亩原始森林犹如充满负离子的天然氧吧,当地建设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蝴蝶苗寨,以凉爽气候和秀美风光吸引了不少从重庆和四川成都、乐山等地前来避暑康养的游客。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重庆感受不到这种舒适。”来自重庆的游客周晓娟表示,这次她是跟团游7天,之后还要考虑续住。
“依托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我们打造了高峡平湖康养旅游线和森林生态康养旅游线。上海市闵行区干部职工分期分批到绥江疗休养,来自乐山、宜宾等周边地区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绥江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7月,全县已累计接待游客79.76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6.64亿元。
通讯员:罗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