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2025-08-08 19:23盛夏时节,来到昭通市盐津县滩头乡生基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山坡上,茶树、果树错落有致,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近年来,当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绿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让产业基础薄弱、增收渠道单一的山间苗寨变成绿美宜居的幸福村寨。
生基村位于盐津县滩头乡西北部,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517户2197人,其中苗族同胞459户1992人,占总人口的88.7%。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产业单一,生基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绿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生基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绿美建设过程中,生基村注重生态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开展“花山节”“采茶节”等民族文化和农耕体验特色活动。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千亩竹林、万亩茶园,苗岭茶叶、苗家乌鸡、苗家腊肉、粉条、高山竹笋等农特产品走俏市场,拓宽了各族群众增收路,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生基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宽敞的水泥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新建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设施,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村里还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的互嵌式发展目标,生基村坚持党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巧借全县“千万工程”示范样板建设的“东风”,全力争取资金投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各族群众持续增收。2023年,生基村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为构建共融共乐共居幸福家园,生基村依托优秀民族文化进乡村等载体,全面提升乡村文化品位、构建新的乡村文化体系。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汇演,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如今的生基村,绿美与和谐共生,发展与团结共进。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将继续努力,把生基村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和谐,让各族同胞在这里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生基村党总支书记吴宿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