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人民网关注】云南巧家:党建引领强自治 立规明矩破陋习

 2025-11-27 19:56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东坪镇东坪社区针对婚丧嫁娶中长期存在的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等突出问题,通过修订完善社规民约等系列举措,深度激活基层自治内生动力,让文明新风在社区落地生根,形成可复制的治理经验。

东坪社区湾子小组居民表决通过村规民约。施武文摄。

支部牵头立章程,民约凝聚众心

建强自治队伍。为破除婚丧嫁娶铺张浪费陋习,社区党组织紧跟镇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扛起主体责任,由书记牵头,联合小组长共同成立红白理事会,吸纳经验丰富的 “支客师”(当地负责统筹红白事事务的骨干人员)、德高望重的乡贤以及居民代表加入,组建起一支有公信力、善做群众工作的自治队伍。

精准制定规范。理事会成立后,秉持着 “让居民省心、省钱、省事” 的核心原则,广泛收集意见建议,草拟出《村规民约(草案)》《红白理事会章程》两份核心要件,明确将 “白事简办、红事新办、余事不办”作为刚性原则,细化红白事办理全流程要求,禁止低俗婚闹、禁止低俗戏班歌舞表演等。

凝聚民意生效。为让《章程》贴合民意,党支部多轮召开院坝会、居民议事会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章程》经居民签字确认、拍照存档后正式生效,核心条款纳入《社规民约》并获全票通过,将群众意愿转化为共同遵守的制度规章。

党员带头破陋习,新风落地生根

构建网格监督。为确保移风易俗工作常态长效,东坪社区构建起 “党支部 + 红白理事会 + 微网格” 监督管理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将小组划分为 9 个微网格,由党员、乡贤等担任微网格员,负责政策宣讲、信息摸排,开展常态化巡查走访,及时掌握网格内红白事筹备信息。

党员率先垂范。《章程》能否落地见效,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是关键。针对部分居民存在“礼金太少没面子、宴席太简失体面”的顾虑,老党员们主动带头:“往年随礼一年下来总得大几千,确实压力大,现在有标准既能维系情谊,又能减轻负担。”一番掏心窝的话引起了大家共鸣。除此之外,社区“两委”干部、党员率先践行规定,在自家婚丧嫁娶等事宜中主动简办,拒收高额礼金,席间还向亲友宣讲 “孝老敬亲、礼轻情重” 的道理,用实际行动为居民立起了标杆。

自治机制强保障,新风常态长效

强化全程监督。建立 “一事一报备、全程跟踪管理” 机制,居民筹备红事需提前 3 天提交报备申请,白事需在事发后 24 小时内报备;红白理事会成员上门核查,对办事场地、规模等不合规之处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同步指导居民签订《东坪镇移风易俗承诺书》,并发放《东坪镇农村自办宴席安全告知书》《巧家县婚丧嫁娶道路交通安全告知书》;在办理过程中,从宴席桌数、菜品数量到礼金收取进行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

健全激励监督机制。为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建立“移风易俗积分”激励机制,积分可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建立“居民相互监督”机制,鼓励居民通过匿名举报电话、微信群留言等方式,对违规办酒行为进行举报,对遵守规定及举报违规属实等情况给予积分奖励;每月召开小组评议会,对遵守规定的家庭公开表扬,对违规行为当事人进行教育引导。形成“人人参与监督、共同抵制陋习”的良好氛围。

如今的东坪社区,居民红白事平均开支大幅减少,以往办酒愁、随礼难的困扰有效解决。这种 “党建引领、群众主责、机制保障” 的基层自治模式,让湾子小组焕发出文明和谐的勃勃生机,有效推动了东坪镇社风民俗持续向善向上,实现了基层治理效能与社会文明程度的双提升。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帆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张帆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