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6 09:23 来源:云南日报


近日,在彝良县团结社区,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银发调解室”里,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耐心倾听居民们的诉求。他们曾是法官、派出所民警、司法工作者,如今退休后依然发挥余热,用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温暖的言语,化解社区邻里间的矛盾纠纷。
团结社区的生动实践只是昭通市银发力量助力基层治理的缩影。截至目前,昭通市已建成“银发调解室”25个,成立42支调解队伍,60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到群众矛盾纠纷调解等基层治理工作中,发挥余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近年来,昭通市委老干部局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问题,创新推行“银发调解室”模式,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经验丰富、威望较高的优势,到社区组建“银发调解室”,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2025年以来,全市“银发调解室”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58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5.21%。
昭通市以组织建设为抓手,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到社区报到等举措,在人口数量较多、矛盾纠纷易发多发、老干部集中区域,重点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机关退休干部中动员组织老同志组建“银发调解室”,鼓励引导离退休干部常态化参与社区基层治理,让银发力量成为扎根基层治理末梢的“智囊团”。
为让老干部能够快速有效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昭通市完善多方共建共治机制,由市委老干部局牵头,组织调解员与村(社区)、派出所、司法所、民政局等部门对接协调,注重整体联动,推动“银发调解室”与相关部门实现资源共享,为调解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25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2场,覆盖银发调解员200余人次。
此外,昭通市坚持“纠纷发现在楼栋、化解在院落”的工作理念,老干部通过“拉家常式”排查、分片调解等形式,推动矛盾纠纷早期预防和有效化解。充分发挥“银发宣讲团”作用,以“板凳课堂”“小院普法会”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在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同时,不断扩大“银发调解室”的社会影响力。2025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50余场。
来源: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记者:沈 迅 通讯员:徐 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