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5 09:44 来源:昭通新闻网



在盐津县柿子镇的村寨间,一条条崭新的道路正在烈日下延伸。搅拌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师傅们挥汗如雨,镇村干部紧盯工程质量,而乡亲们则搬着板凳在一旁当起了“监工”……这热火朝天的道路硬化施工现场,正悄然重塑着村庄的肌理,为当地百姓铺就出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自项目开工以来,镇村干部便一头扎进工地,将村民的期盼一寸寸融入坚实的地基。在太平村的一处施工现场,负责项目的镇领导指着路面叮嘱施工队:“此处居住的村民众多,来往车辆频繁,挡墙必须加固筑牢,安全上绝不能放松!”这个看似细微却关乎民生的硬要求,源自他和其他干部深入走访收集的民声。
为让每一寸路都经得起检验,太平村创新推出“代表+群众监督员”双重监理机制。村民理事会化身“质量守门人”,从混凝土强度到道路宽度全程把关;工地上,每天都有3户村民自发轮值,揣着自家卷尺蹲在路边,对路面厚度、平整度进行仔细检验;3名本村村民组成的搅拌工小组,更是以近乎严苛的态度把控着砂石水泥的配比。“这路是给咱自己走的,掺不得半点假!”搅拌工盈再友朴实的话语里,满是对家乡路的珍视。
道路硬化,不仅要“筋骨强”,还要“暖民心”。镇政府积极协调,力促施工单位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让家门口的工程变身“增收路”。今年以来,柿子镇推行以工代赈模式硬化产业路,已累计吸纳92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发放劳务报酬48.55万元,托起了村民稳稳的幸福。
据了解,柿子镇今年道路硬化工程总投资逾千万元,将硬化总长46.66公里、覆盖全镇的“民生大动脉”,目前已硬化27.16公里。平整的路面,不仅让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窘境,还打通了农产品外运的“肠梗阻”,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如今,漫步在柿子镇新修的道路上,随处可见树荫下唠家常的老人、追逐嬉戏的孩童,满载庄稼的三轮车平稳驶过……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通讯员:万晓艳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