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10:39 来源:昭通新闻网



“走!去水磨吃‘松毛烧洋芋’。”恰逢周末,我约上几位好友,驱车前往鲁甸县水磨镇拖麻村,去寻一寻记忆里的味道。
刚到村口,凉风中便飘来一丝焦香。那香气不像城里的油烟那般浓烈呛人,倒像故人温柔的手,轻轻拂过心间,满身的疲惫顿时消散。我们相继下车,循着香气走去,仿佛不是自己在走,而是被一条无形而芬芳的线牵引着,直到望见那片空地上,一簇青金色的火焰正静静燃烧。
火是用松枝烧的。碧莹莹的松针在火中蜷曲、翻转,发出细微的“哔哔剥剥”声。火焰边缘透亮,中心透着松木特有的青绿,轻烟从光与热中袅袅升起,带着松脂的清芬和洋芋的甜香。闻着这气味,人便觉得安心,像是回到了被遗忘已久的童年。

守火的老人静静地坐在一旁,脸上的皱纹刻满了岁月与风霜。他没有言语,只偶尔用火钳拨弄火堆里那些黑乎乎的东西——那便是洋芋了。它们一个个裹满草灰,像一群顽皮的在泥地里打过滚的野孩子,憨态可掬地依偎在火的臂弯里。烧熟的洋芋咧开了口,露出里头灿灿的金黄,仿佛藏着一个温暖的小太阳。
我们蹲在火堆边伸手取暖。热蓬蓬的火光扑在脸上,竟让我有些恍惚。这光,这热,这呛人又醉人的烟,一下子把我送得好远。我仿佛看见许多年前,外婆家那被柴火熏黑的灶膛里,也煨着这样喷香的期待;又仿佛看见年少时,与伙伴们在秋收后的田埂上点燃枯草,把偷来的豆荚埋进火里,那时的笑声就和豆荚的爆裂声一样,噼啪作响。这松毛燃起的,何止是火?它分明点亮了一段段褪色的旧时光。
正神游天外,老人递来一个金黄的烧洋芋。我赶忙接住,那洋芋在掌心滚烫地跳跃,是一份沉甸甸、活生生的暖意。小心掰开,“喀”的一声,焦脆的壳下,竟是那样动人的金黄!那金黄蓬松柔软,像丰收的谷堆,又如新酿的蜜,醇厚的热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满是泥土的厚道与阳光的慷慨。
拈一块,在盛着煳辣椒面和芫荽的碗里蘸一蘸,送入口中。外皮带着微苦的焦脆,内里却是糯糯的,几乎要在舌尖化开。松脂的清芬与洋芋的甘甜交织,辣子的烈、芫荽的野,都成了这甘甜最忠实的陪衬,将它烘托得愈发雍容深刻。我慢慢吃着,只觉得五脏六腑都被这朴素的温柔熨帖。尘世烦忧,在此刻远远退去,只剩下满口余香与满心宁静。
返程时,回望那堆将熄的余烬,它依旧在暮色中吐着淡淡而执拗的青烟。这缕烟,怕是要在我心里悠悠地、久久地,飘散不尽了。它所缠绕的,不只是一餐饭的滋味,而是一整个渐行渐远的家乡旧梦。
通讯员: 牛文炬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