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关爱“一老一小”走进大关:暑托班点亮城乡儿童“七彩假期”

 2025-08-07 10:33  来源:昭通新闻网

自7月10日大关县启动暑托班集中托管项目以来,从手工制作到英语课堂,从安全教育到体育竞技,多样化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知识与快乐中度过充实暑假,更以“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关爱体系,破解了假期儿童“看护难”问题。

“今天我教大家做这个扭扭棒四叶草,大家拿出一根扭扭棒,把它捋直,就像老师这样把它捋直好不好?”在大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暑托班上,大学生志愿者杨鎔正带着孩子们做手工。这是“鸽子花”志愿服务队连续第三年在这里开展暑托班,30余名孩子在志愿者的陪伴下,通过作业辅导、益智游戏、红色电影赏析、绘画唱歌等活动,让暑期生活变得丰富有趣。

“在这里我感觉非常好,因为我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还可以与朋友们一起做游戏、玩耍,老师还会给我们辅导暑假作业,带我们做手工,当我做完手工以后,心里满是成就感。”谈起在这里学习,学生袁满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我觉得在这里没有在家里那样待着闷,找不到事情可做。”

暑托班的意义,不止于孩子的成长。也是在这里,每周二开展的“家长夜校”与暑托班形成双向互动,这种“孩子托管+家长充电”的创新模式,既让孩子们在托管中收获知识与快乐,也让家长在学习中提升家庭教育素养,实现了孩子成长与家庭赋能的双向共赢。

“假期我有两个娃娃在家,特别是做作业这方面,很不听话。”家长周敏说,“我觉得办了这个暑托班以后,这里的学习氛围非常好,娃娃在这里也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我们家长把娃娃送来这里后,不但放心,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而在大关县玉碗镇老街村村委会会议室,来自西南林业大学的驻村工作队队长陈雷正在给孩子们上英语课。“what,什么;whose,谁的;how,怎样、如何。这是目前为止我们所学过的这三个特殊疑问词一定要放在哪里?”“最前面。”孩子们齐声回答。

自今年6月驻村以来,陈雷发现乡村孩子英语水平差与家长重视教育的矛盾,以及假期留守儿童管护难题后,作为大学英语教师的他便自费为孩子们购买教材和练习册,筹办了为期一个月的老街村暑期“学习园”。“学生很多是第一次学英语,他们的基础差别有点大,我们每天会在课程上完以后,留下来单独给一些学生辅导、听写单词。”陈雷说,“我们希望这个课程结束以后,真的能够让学生英语有进步,测验时有明显的提高。”

课堂上,陈雷还把防溺水、防诈骗、防性侵等安全教育融入其中。学生杨承瓒坦言:“跟着老师在这里学英语,我从零基础的英语,从没有一个单词可以写得出来到现在可以听写出很多单词。如果没有老师在这里上课,我的这个假期一定是枯燥无味的假期。”

在大关县木杆镇振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农家书屋为基地,82名孩子每天在社区志愿者的陪伴下阅读、做作业、听安全讲座,参与象棋、乒乓球、跳绳等比赛;在大关县靖安远大幼儿园的117名留守、困境儿童则享受着篮球、舞蹈等多彩课程和每人每天12元标准的免费午餐,他们既在多样化的活动里既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在陪伴与互动中感受着快乐与温暖,度过了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时光。

大关县自7月10日启动“暑托班”集中托管项目以来,整合教体局、团县委、民政等多方资源,以“管护有人、学业有教、困难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活动有家”的“六有”为核心目标,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全方位关爱服务体系。目前,大关县共有12个这样的集中暑托服务点,惠及儿童451名。

“我们抓实组织动员、资源统筹、招募培训、后勤保障、课程设计、活动内容等环节,通过设立托管点,解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假期看护难的问题,让群众能安心工作,让孩子们远离手机、电视,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暑假。”大关县教体局副局长赵渝晶介绍,“7月10日开班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力确保‘托管有阵地、餐食有保障、安全有防线’。”

从手工课上的专注,到英语课堂的互动;从体育竞技的呐喊,到安全讲座的认真……大关县暑托班正以“安全兜底、成长赋能、情感关怀”为目标,将政府主导的制度优势、社会参与的资源优势、专业团队的智力优势有机融合,以关爱合力持续守护每一名儿童的“七彩假期”,绘就大关幸福童年的温暖底色。


通讯员:彭明星 文/图

一审:童博谣  一校:彭明星  二审:倪 娜
二校:胡远松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童博谣  一校:彭明星  二审:倪 娜
二校:胡远松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大关 一老一小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