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党的建设|精准选 多元育 严格管 ——鲁甸探索村(社区)干部“双提升”新路径

 2025-10-19 10:07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鲁甸县深入实施云南省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双提升”行动),聚焦“选、育、管”关键环节,构建起“三链赋能”培养新格局,推动学员培养工作走深走实,一批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村(社区)工作者脱颖而出,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精准选拔

严守标准筑牢人才“蓄水池”

“以前总觉得基层工作不好干,成为‘双提升’学员后,既能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又能为家乡发展出力,特别有成就感。”新街镇闪桥村监委主任康湛秋作为今年新入选的“双提升”学员,言语间满是兴奋。

鲁甸县始终将学员质量视为“双提升”培养工作的生命线,将政治标准贯穿报名选拔全过程,严格筑牢“入口关”。在报名阶段,将政治立场、政治觉悟、政治表现列为首要审核条件,优先筛选政治过硬的基层工作者;在资格审查环节,创新采用“基层党(工)委初审+县级综合联审”机制,全面核查报名人员的思想动态、政治素养及现实工作表现,坚决杜绝政治不合格者入选。

同时,为了让更多基层干部了解政策、参与“双提升”项目,鲁甸县依托微信群、QQ群等线上平台精准推送“双提升”政策要点,并针对村(社区)“两委”干部、后备力量等重点群体开设线上咨询通道。截至目前,政策宣传已覆盖15800余人次,累计回复各类咨询89条,有效帮助基层干部明确学习目标、规划职业路径。“这次‘理论+实践’的培训特别接地气!我不光学到了规范的党建知识,还学会了把专业知识用在调解矛盾上,现在处理社区事务,感觉有理有据,顺手多了。”


多元育培

创新模式搭建成长“快车道”

“‘理论+实践’的培训模式太实用了。我不仅掌握了一套规范的党建工作方法,还学会了用专业知识解决居民矛盾,处理社区事务越来越得心应手了。”龙树镇龙树社区基层治理专干刘启迪谈及“双提升”培训收获时感慨不已。

为切实提升学员综合能力,鲁甸县创新构建“理论+实践+基地”三维培养模式。该模式依托砚池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特色香葱种植基地等资源,专门建设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让学员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一线“实战练兵”,有效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施中,学校紧扣基层工作需求设计个性化教学计划:通过集中面授,帮助学员梳理知识重难点;以流动课堂、实践教学串联理论与应用,让知识“活起来”;搭建线上教学平台,提供远程辅导服务,帮助学员巩固重点知识,消除畏难情绪。此外,还将学员划分为3—10人的学习小组,推动学员互学互促、共同进步。

丰富的培养模式与扎实的实践锻炼,让学员的综合素质得以显著提升。2024年,鲁甸县“双提升”学员李有学、李庭锋成功入围云南开放大学首届“双提升”行动创新创业比赛决赛,其中李有学斩获银奖。鲁甸县还建立跟踪培养机制,优先推荐优秀学员参加上级培训,并将其纳入村(社区)“两委”后备干部库,以此推动更多优秀学员成长为基层治理“主力军”。截至目前,全县“双提升”学员中,已有4人考取事业单位、3人考上公务员、63人进入村“两委”班子。


严格管理

细化流程激活干事“新引擎”

为保障“双提升”培养质量,鲁甸县坚持以精细化管理筑牢学员培养“质量防线”。县委组织部牵头制定《鲁甸县“云南省村(社区)干部学历水平和能力素质提升行动计划”促学督学办法》,明确各党(工)委、教学点管理教师的职责,对学员的请假程序与缺课处理方式作出详细规定,构建起“多方协同、全程监督”的促学督学体系。

针对学习进度滞后的学员,鲁甸县组织专人开展“点对点”辅导,帮助学员补齐知识短板,确保每学期学习任务按期完成。截至2025年,鲁甸学习中心空中课堂参学率、线下课堂学员考勤率、作业提交率、教师评分率、学员过程性考核合格率均为100%,为“双提升”工作高质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讯员:刘卓娅  宋晗

一审:孔 竣  一校:刘卓娅  二审:郭 倩
二校:沈艳琼  三审:倪 娜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孔 竣  一校:刘卓娅  二审:郭 倩
二校:沈艳琼  三审:倪 娜  三校:杨 杰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党的建设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