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7-10 17:026月27日,昭通市幼儿园内草木葱茏,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孩子们纯真无邪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快乐。这里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处景都藏着教育密码,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声里,流淌着文明的韵律。昭通市幼儿园以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将文明的种子深植于每一名幼儿心中。
这所始建于1951年的云南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育人成果,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称号,成为云南省幼儿教育领域文明创建的标杆。
文化润园:课程里的文明密码
“播撒阳光,演绎灿烂”是昭通市幼儿园的核心文化理念。围绕这一目标,幼儿园构建了多元融合的特色课程体系:从童话剧表演到“足球小将”竞技,从陶艺、围棋等传统文化体验到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实景演练,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文化魅力、锤炼品德修养。
翻开幼儿园的课程表,独具特色的“阳光课程体系”令人耳目一新:阳光健康课程:将劳动教育融入每日晨间活动,孩子们自己整理玩具、照料植物;阳光本土课程:师生共同编创的《昭通苹果红》童谣课,让孩子们在乡音中记住乡愁;阳光戏剧课程:改编自红色经典的童话剧《王二小》,由幼儿扮演的革命小英雄形象深入人心;阳光思维课程:通过围棋对弈、陶艺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与创造力。
昭通市幼儿园园长李红梅说:“我们以阳光教育为核心文化理念,打造了阳光健康、阳光本土、阳光戏剧和阳光思维四大课程体系,开设了《阳光·生长》园本课程,通过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与学习,培养幼儿的文明素养、良好习惯,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让文明之花在幼儿园竞相绽放,以文明芬芳浸润童心。”
大三班学生辛圆园开心地说:“我喜欢幼儿园,这里处处充满温暖和惊喜。教室像花园一样干净漂亮,老师总是蹲下来笑着和我们说话,带我们玩各种有趣的活动,比如文明主题绘画、爱心义卖、交通安全体验等。老师经常鼓励我们要努力成长为有活力、充满智慧、自信大方、友善勤劳、富有创造力的七彩阳光儿童。”
与此同时,昭通市幼儿园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品牌,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红色故事会”等活动,特别是将本土文化课程与昭通特色相结合,让孩子们在乡土文化熏陶中培育文明素养。
立德铸魂:师德师风引领文明风尚
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引路人,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们影响深远。昭通市幼儿园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定期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高尚的师德和优良的师风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昭通市幼儿园以“做阳光教师、育阳光儿童、建阳光园所”为办园目标,结合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党建+”课程模式,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教师们以“爱心、耐心、责任心”践行育人使命,先后涌现出多名省、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家长满意度连年保持在98%以上。
教师肖莹说:“我们不仅是孩子们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他们品德的塑造者。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坚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传递正能量,引导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感恩父母、勇于担当。通过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认同感,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此外,我们还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携手促进家园共育,让文明风尚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教师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重视孩子们品德的培养。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小小志愿者”“感恩教育”等,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学会奉献,从而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高尚品德的新时代幼儿。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道德素质,也进一步弘扬了幼儿园的文明风尚。
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昭通市幼儿园才能在文明创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
家园携手:共同绘就文明同心圆
文明创建离不开家校协同。昭通市幼儿园积极整合家长资源,创新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通过开展“书香飘万家”“家长助教”等特色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课堂,分享职业经验,拓宽孩子们的认知视野,将文明理念传递给每个家庭。
6月27日,家长助教吕俊霏带来一堂特别的分享课。她巧妙地用普通纸张作为教具,向孩子们讲述了分享的快乐。课堂上,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参与,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了与他人分享的乐趣,感受到了互助与协作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文明行为的理解,也让家长在参与中感受到了幼教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家园共育的实效性。
“分享就像交换糖果,你分我一颗,我分你一颗。玩玩具时,我们要学会互相谦让,大家轮流玩,手拉手一起玩,做文明的小太阳,照得幼儿园暖洋洋。”吕俊霏说,家长们通过参与这类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感情,也深刻认识到了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昭通市幼儿园还积极搭建线上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家长微信群等平台,定期发布文明创建动态、科学育儿文章,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校共育新模式。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提升了育儿能力,又促进了亲子情感交流。
长效机制:让文明成为日常底色
文明素养的培育重在持之以恒,需要内化为自觉行为。昭通市幼儿园通过常态化开展“文明班级评比”“礼仪小明星”等活动,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践行文明理念。户外体能大循环、劳动实践等课程有机融合了“健康第一”和“劳动最光荣”的育人理念,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昭通市幼儿园党总支书记王文萍说:“我们始终将‘阳光教育’理念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以‘播撒阳光,演绎灿烂’的办园文化为指引,秉持‘做阳光教师’的办园宗旨,致力于把幼儿园建设成为教师成长与进步的精神家园。教师们尚美崇德,坚守教育初心,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教学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温暖的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的本质是“以文化人”。昭通市幼儿园以文化底蕴为根、以特色活动为媒、以家校协同为纽带,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幼儿心田,构筑起文明育人的生态圈。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既是对昭通市幼儿园现有成绩的认可,也是迈向更高目标的新起点。
记者:莫娟 姜跃武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