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科普知识】关于冠心病的那些关键事儿

 2025-07-11 11:18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一、冠心病:心脏血管的“交通拥堵”

大家都知道,汽车没油会抛锚,心脏“没血”同样会罢工。冠状动脉就像心脏的“加油站管道”,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当管道内壁逐渐堆积胆固醇、脂质等“垃圾”,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就会让管道变窄甚至堵塞——这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本质。

二、冠心病的“双重面孔”:慢性与急性。

临床上,我们把冠心病分为两大类,症状表现差异显著:

(一)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藏在日常的“警报”。

• 稳定型心绞痛:典型表现为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感,像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可放射到左臂或下颌,休息5分钟内缓解。很多患者误以为是“累着了”,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 缺血性心肌病:长期缺血导致心脏扩大,患者会出现气喘、下肢水肿等心衰症状,就像老化的水泵,泵血能力越来越差。

• 隐匿型冠心病:约1/4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电图异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二)急性冠脉综合征:分秒必争的“生死时速”。

• 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频率增加、程度加重,哪怕休息时也会发作,是心梗的“前兆预警”。

• 急性心肌梗死:突发持续性胸痛(超过20分钟不缓解),伴大汗、濒死感,此时心肌每分钟坏死10亿个细胞,黄金救治时间只有120分钟!

• 提醒:遇到急性胸痛,立刻拨打120,切勿自行驾车或等待“忍过去”!

三、哪些人更容易被冠心病“盯上”?

常有患者问:“我怎么就得了冠心病?”其实它的发生是“先天+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无法改变的“先天劣势”

• 年龄与性别:男性≥40岁、女性绝经后(雌激素保护作用减弱)风险显著上升。

• 家族史:父母早发冠心病(男性<55岁、女性<65岁),子女患病风险增加2—3倍。

(二)可以控制的“后天推手”

• “三高”人群:高血压损伤血管内皮,高血脂形成斑块,糖尿病加速血管老化,堪称“冠心病铁三角”。

• 吸烟成瘾者:吸烟者冠心病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6倍,烟草中的尼古丁会直接让血管痉挛收缩。

• 久坐肥胖族:BMI≥28的人群,心脏需要“加倍工作”泵血,斑块发生率增加50%。

四、确诊冠心病,需要哪些“硬核检查”?

1. 心电图:最基础的检查,可捕捉心肌缺血时的异常电活动,但约30%患者静息心电图正常。

2. 动态心电图(Holter):佩戴24小时监测仪,记录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适合隐匿型患者。

3. 心脏超声:直观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导致的运动异常。

4. 冠状动脉CTA:无创“拍照”血管,适合初步筛查;冠状动脉造影(CAG):有创但最准确,是诊断“金标准”,能直接看到血管狭窄程度。

五、冠心病的“阶梯治疗”方案

确诊后别慌,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药物治疗:贯穿全程的“基础防线”

•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防止血栓形成(心梗患者必须终身服用)。

•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不仅降血脂,更重要的是稳定斑块,逆转血管内皮炎症。

• 硝酸酯类药物: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快速缓解心绞痛,但每天使用不超过3次,避免耐药。

(二)介入治疗:快速开通血管的“急救通道”

• PCI手术(支架植入):从手腕或大腿血管穿刺,将支架送入狭窄部位撑开血管,适用于急性心梗或药物控制不佳的心绞痛。术后需坚持服药,防止支架内再狭窄。

(三)外科手术:复杂病变的“终极方案”

•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用自身血管(如胸廓内动脉)搭建新通路,绕过堵塞部位,适合多支血管病变或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六、健康教育

大家应该把预防做在前面:

• 饮食管理:遵循“地中海饮食”,多吃蔬菜、全谷物、鱼类,减少盐(<5g/天)和饱和脂肪(如肥肉、黄油)摄入。

• 运动处方: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建议餐后1小时开始,避免清晨6时至10时剧烈运动(此时血压易波动)。

• 戒烟限酒:戒烟20分钟后,心率血压即可下降;男性每天酒精≤25g,女性≤15g(约1杯红酒)。

• 定期体检:40岁以上、高危人群(三高、吸烟)每年查血脂、心电图,必要时做冠脉CTA。

最后想对大家说:

冠心病不是“老年病”,近年来20—30岁的年轻患者越来越多。记住:心脏不会突然生病,只是你突然发现它生病了。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就是对心脏最好的守护。


来源:昭通市中医医院 王万仙

一审:郎 伟  一校:王万仙  二审:张 帆
二校:胡远松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郎 伟  一校:王万仙  二审:张 帆
二校:胡远松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健康 科普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