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5-03 19:26一次美妙的经历,往往会种下理想的种子。
4月中旬,我作为昭通市融媒体中心“看见乡村教育蹲点专班(第二组)”的成员走进镇雄县场坝镇第二小学,这是我第一次以蹲点观察的方式关注农村孩子,关注乡村教育。
5天的时间里,我看到近2000名小学生晨跑、学习、吃饭、睡觉的身影,听到孩子们运动会上的加油呐喊声、老师激励学生向上的昂扬斗志声以及场坝镇春天里的花开声,我感受到乡村孩子对爱的渴望、在求学路上的不折不挠和场坝人民对春天的期许。
站在校园里,我听见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看见阳光透过教室的窗台,落在孩子们摊开的课本上。粉笔灰轻轻飘着,和窗外新绿的枝芽一起跳舞——这是独属于春天的仪式,而场坝二小的孩子们,就是这场仪式里最动人的主角。
课间10分钟,安静的校园被孩子们的热情打破。蓝天白云下,桂花树下,操场上,孩子们三五成群,有的在跳皮筋跳绳,有的在打篮球打乒乓球……
“老师,你可以给我们拍照吗?”“可以呀!”孩子们的邀约让我回过神来,随后沉浸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交流中。
我热衷于给这些充满朝气的花骨朵拍照,但花骨朵们却更热衷于我教会他们用照相机拍照。那一瞬间,我看到孩子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对大山以外世界的好奇。几分钟时间,我的身边围了一群孩子,大家认真地听着我介绍相机的功能和正确使用方法。理论和实践必须相匹配,不然就是空谈。孩子们或许不懂这样的道理,但他们对实践永远充满热情。接下来的时光里,我成了孩子们镜头下的人像模特,在孩子们的指导下,我走遍了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学会了标准的少先队队礼,在孩子们的照片里,我真诚大笑,和他们一起感受这春天里的温暖。
在这里,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模糊群体,而是无数鲜活个体。5天时间里,我真切感受到乡村孩子的质朴,我们要通过好的教育让他们心中有光、前方有路,拥有更好的生活期待。而场坝二小及镇雄全县、昭通全市的教育工作者正朝着这个目标付诸行动、不断探索中。
临别之际,我收到了结对老师罗琴的鲜花和送别词:短暂的相聚,让人相见恨晚,舍不得,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愿未来的旅程中,灵感常伴你左右,生活如春日繁花般绚烂,笑容永远明媚动人。岁岁皆胜意,日日有欢愉。
那一刻,千言万语都无法诉说我内心的感动,唯有无数个拥抱表达情愫。鲜花捧在手中,那不只是一束鲜花,不只是我和罗老师的相见恨晚、心照不宣,那是一束等待绽放的鲜花,是那群等待长大、奋勇追求梦想的鲜花。
你们知道吗?春天从不会辜负任何一粒种子。哪怕被冬天的泥土深埋过,被冷雨敲打过,只要它努力向上探出头,总能等到属于自己的阳光。你们也一样啊!或许此刻的你,觉得算术题太难、生字太多,或者跑操时总追不上前面的同学,但请相信:每一个踮起脚尖的尝试,每一次红着脸的坚持,都是在泥土下悄悄扎根的过程。
看看校园墙角那株野蔷薇吧!没人特意为它浇水,可它依然开得热烈,把藤蔓攀上斑驳的砖墙。你们的生命里也有这样的力量——或许是一双能画出彩虹的手,是一颗总能发现蚂蚁搬家的心,是跌倒后拍拍裤子继续跑的勇气。这些看似微小的闪光,都是春天馈赠给你们的魔法。
在这个季节,农民弯腰插下秧苗,相信秋天会有答案;而你们的老师埋下知识的种子,同样相信时间的力量。别怕自己开得慢,山野里的杜鹃要酝酿一整年才绽放,花园的铃兰也只在最恰当的时辰摇响。你们只需要像清晨的露珠那样,把自己挂在叶尖上,干干净净地反射整个世界的光。
最后,请你们帮我做一件事:放学时抬起自信的头颅,对着大山大声喊出:“我也在长大哦!”因为春天听见了,就会把更多的风、更多的雨、更多的星星,都编进你们未来的日子里。
离别之际,我写下这一段文字,送给场坝二小的孩子们,希望他们这一束等待绽放的花,在未来的时光里,成为太阳闪闪发光,成为飞鸟自由自在,成为浪花振奋昂扬,最后成为更好的自己。
记者:唐龙泉飞 文/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