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06 21:008月1日,在威信县扎西镇新润丰院子蔬菜基地里,田垄间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10余位村民分散在不同地块作业。有的手持锄头进行起垄,将雨后板结的土壤打碎,翻出湿润的褐色新土;有的两人一组铺设地膜,将地膜沿垄面铺开后,用泥土压实边缘;还有的负责栽苗,在覆膜上按间距戳孔,将蔬菜幼苗逐一栽下,菜苗在田垄上排列整齐,透着勃勃生机。
威信县“7·09”洪涝灾害及之后连续多日的强降雨,使威信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9859.9亩、成灾面积6037.5亩、绝收面积103.95亩。随着近期天气转晴,威信县灾后复耕复种工作全面启动,目前恢复生产面积达17445.4亩。
“受连续降雨的影响,我们基地140亩蔬菜受到严重灾害,所有的苗全部被冲毁,天放晴后我们再开始排水、补种。”基地负责人赵祖权说。截至8月1日,已有70亩土地完成补种,栽种的菜苗包括西葫芦、花菜等速生品种,预计20天内可完成全部补种工作。
在基地的一角,威信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正现场指导村民。他们仔细查看土壤湿度,并向村民重点讲解浅栽防倒伏、增施有机肥等注意事项。“今年7月份,威信连续遭受强降雨,全县范围内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县农业农村局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到各乡镇核实灾情、研究补种、改种方案,并驻点进行技术指导。”威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吴定财说。
目前,全市各乡村均已同步推进灾后恢复工作,通过疏通沟渠排涝、修复田间设施、调配良种农资等措施,全力降低灾害损失,确保农业生产尽快回归正轨。
在“7·09”洪灾中,镇雄县农作物受灾面积5.23万亩,成灾面积4.37万亩,绝收需补种面积2037亩,直接经济损失954.4万元。面对灾情,镇雄县有关部门一方面积极向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申请获得救灾资金263万元,对因灾绝收的耕地正在进行补植补种,已经完成一半以上面积,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另一方面主动指导受灾群众抗灾自救,灾后施用化肥,促进禾苗愈伤复壮,面积2万亩,灾后病虫害防治17.33万亩次;同时对农业生产投了保的农户进行大灾赔付共计270.47万元,分别是生猪赔付4.97万元,种植生产赔付265.5万元。
在“6·30”洪灾中,永善县农作物受灾面积28500亩、成灾面积13228.5亩、绝收面积1596亩,直接经济损失1268.4万元。一个多月来,永善县全力组织复耕复种,已经完成补种改种粮食蔬菜1492.5亩(薯类1125亩、大豆300亩、萝卜67.5亩),加强灾后田间管理,施肥1450亩、中耕除草1596亩、病虫害防灾460亩。
“7·21”洪涝灾害造成彝良县农作物受灾面积7862亩、成灾面积6530亩、绝收面积1252亩,直接经济损失609.55万元。灾害发生后,彝良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核灾查灾,指导群众开展排涝清淤、农田消毒、扶苗补救等工作120余次,协调调配种子46.65吨、农药2吨、疫情防控物资1.5吨,指导群众已完成改种补种面积500多亩,主要改种作物为红薯、蔬菜、豆类等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