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翰富:种植仙人掌绿了山村富了乡亲

 2021-11-04 10:59  来源:昭通新闻网

走进巧家县包谷垴乡新坪村下大坪村民小组,一株株仙人掌有序排列在道路边、山坡上。举目眺望,山坡上的仙人掌绿意盎然,山脚下的牛栏江碧波荡漾,好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90后”小伙刘翰富是下大坪土生土长的村民,凭借自己多年来对仙人掌的了解,规模化发展了100余亩仙人掌种植基地,把仙人掌产业做得有声有色,走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下大坪这里背靠大山,牛栏江水从山脚下流过,许多人都认为这里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然而土地贫瘠、交通闭塞、贫穷落后却是这里曾经的真实写照,因为山上都是石头,基本上是广种薄收,山脚下的牛栏江水可望而不可即……”刘翰富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要从长远考虑,不但要使这座山绿起来,而且要让这座山富起来。”

据刘翰富的父亲刘明现介绍,当地人一直有吃仙人掌的传统。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粮食缺乏,当地的老百姓就把仙人掌晒干磨成粉做成粑粑当主食吃,或者炒着吃、腌制成咸菜吃。

“在我小时候,我家背后的山上到处都长满了仙人掌,仙人掌的果子——仙桃,香甜的味道令我回味无穷。2017年,当我回到家乡时,发现仙人掌在逐渐减少。”刘翰富讲述了种植仙人掌的初衷,“仙人掌适合在干旱贫瘠地区生长且管理较简单,同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到食用型仙人掌是一种绿色、保健、纯天然食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一种新兴的绿色保健蔬菜,符合现代人的消费观念以及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我认为仙人掌及其制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因此,我就萌生了回乡种植仙人掌的想法。”

说干就干,刘翰富首先在自己家的坡地上种植了20余亩仙人掌。后来,借着脱贫攻坚的东风,他通过创业贷款等途径,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了100余亩仙人掌。2020年,成立了福农仙人掌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5户村民种植,平均每户种植3亩至5亩。此外,刘翰富还在房屋周围种植仙人掌之间的空地上发展养蜂产业,仙人掌和养蜂的年收入有20余万元。

“我家种植仙人掌一年的收入有5万元左右,今年仅卖仙桃的收入就有3万多元,我认为比种植其他农作物强多了。我家今年的仙人掌种片也卖得好,四川、贵州等地方的客商都过来买,邻村的人也来买。”村民张元明介绍说。

除了卖种片、仙桃外,刘翰富研发的仙人掌面条也受到客商的青睐。

“我平时比较喜欢吃面条,听说这里有仙人掌面条卖,我就来买了几斤。面条煮出来之后的汤比其他面条的颜色深,是绿色的,给人的感觉比较环保,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吃起来口感比较顺滑。”顾客谢治军评价说。

据了解,食用型仙人掌含有丰富的钾、钙、铁、铜等元素,适合长期食用。下大坪的地形、气候很适宜仙人掌生长,在这里种植仙人掌,可实现石漠化治理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

提及仙人掌产业的发展前景,刘翰富信心满满。他说,由于市场需求量大,目前他们种植的仙人掌供不应求。“我前段时间自己尝试做的仙人掌奶茶、仙人掌冰淇淋,乡亲们品尝后都说味道相当不错。我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把仙人掌进行深加工,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通讯员 姜连聪  文/图)


审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马燕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巧家 产业 感党恩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