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时隔近70年,昭通苗剧《早赞与半赶》焕新回归舞台

 2025-08-09 08:53  来源:昭通新闻网

8月8日晚,由昭通市文化馆精心抢救复排、整理提升的苗剧小戏《早赞与半赶》,在昭通市文化艺术剧院完成了本次苗剧展演的最后一场演出,这部沉淀了近70年的民族艺术瑰宝,以全新的面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方剧种中的一员,苗剧巧妙融合了苗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及民俗等多元文化元素。昭通苗剧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早赞与半赶》便是标志性作品。该剧改编自滇东北苗族广为流传的爱情传说,1959年在昭通专区国庆10周年文艺汇演中斩获一等奖,成为地方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当晚的演出中,演员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情感,通过优美的歌舞生动演绎了这段扣人心弦的传奇爱情故事,让观众深刻领略到苗族人民的智慧与勇敢、团结与善良。同时,剧中极具浓郁民族风情的服饰、音乐、舞蹈等元素逐一呈现。绚丽的苗族服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悠扬的芦笙与独特的苗歌交织成动人旋律,原汁原味的苗族舞蹈传递着民族活力,全方位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苗族文化的多姿多彩与深厚底蕴。

“第一次看苗剧就被深深打动,剧情里的情感特别真实,服饰和音乐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现场观众晁梓闻的真切感受,道出了不少观众的心声。

该剧此前到鲁甸、永善、彝良、昭阳、大关等地已巡演9场,吸引2.7万人次现场观看,收获热烈反响,生动彰显了传统民族艺术在当代的蓬勃生命力。此次排练与演出,获得了云南艺术基金2024年度小型剧(节)目和作品创作项目的资助扶持,为这一经典剧目的复排与传承注入了重要力量。“这部剧看似体量不大,却是昭通苗族文化传承的大事。”导演王勇坦言,希望能以此为起点,推动苗剧成为云南少数民族剧种中闪亮的新成员。

随着最后一场演出的落幕,本次《早赞与半赶》苗剧展演画上了句号,但这部经典剧目所承载的民族文化记忆与艺术价值,将继续在传承与传播中焕发新的生机。

昭通市文化馆馆长杨志坤表示,接下来将以此次复排为契机,深化民族文化理论研究,争取更多支持,加大新剧目创作力度,通过更多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让苗剧成为展示昭通多元文化的亮丽窗口,助力消夏避暑旅居产业发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记者:马礼琼 刘兴刚 文/图

一审:陈忠华  一校:马礼琼  二审:马 丽
二校:彭晓雨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忠华  一校:马礼琼  二审:马 丽
二校:彭晓雨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文化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