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繁荣为引领——奋力促进“滇东北崛起”系列评论之⑨

 2020-06-23 09:28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昭通是云南文化三大发祥地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这里成了云、贵、川的交通要道,中原文化、古滇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朱提文化。

一个地方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昭通要奋力促进“滇东北崛起”,应结合自身实际多方发力。

传承历史文化。人类数万年乃至数百万年在这儿活动形成了久远而珍贵的历史文化,应以古生物化石群、旧石器时代遗址、僰人悬棺等为重点研究对象,解开昭通古老的历史密码,挖掘其文化价值。

发展地域文化。独特的区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尤其是汉晋以来昭通作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要冲,最先接受了各种先进文化,使昭通人形成了勤劳勇敢、开放包容的性格。今后要继续放大这种人文特征,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积极拼搏的原动力。

彰显红色文化。昭通是红色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期间播下了宝贵的红色种子。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因此,应该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把“扎西会议”“四渡赤水”“乌蒙回旋战”等史实作为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催化剂”,为促进“滇东北崛起”提供精神动力。

倡导绿色文化。昭通是中国黑颈鹤之乡、全国志愿之城。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小草坝、罗汉坝、铜锣坝原始森林等生态系统构成了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凭借这些自然基础和人文基础,着力倡导绿色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人人参与生态建设、人人共享生态文明的文化氛围。

保护民族文化。昭通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既是本民族的精神家园,又是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缓冲带”,还是中华文化里的瑰宝。因此,要加大保护传承力度,为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形成“昭通方队”。

壮大文学艺术。作为中国文学之乡,昭通自古就是一片文学热土。昭通作家群、昭通文学现象和昭通文学发展道路持续引起全国关注。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农民都能舞文弄墨且不同凡响,一度时期,不少机关、高校、乡村都自办文学报刊,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场面。今后,要继续树牢昭通文艺这个品牌,为促进“滇东北崛起”提供文化引领。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申正勇
图片设计:董超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文化 传承 兴昭新语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