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教育强市(82)丨邓玮艺:让乌蒙山的“鹦歌”飞向远方

 2025-11-06 11:26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日,在镇雄县黑树镇苏木小学,一场持续了四年的温暖约定再次如期而至。邓玮艺带着满满的关怀和爱心回到这里,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原创歌曲《梦想的力量》,这首歌旋律轻快悠扬,歌词积极向上,充满了对孩子们的鼓励与期许。邓玮艺耐心地教孩子们演唱,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节奏。课堂上,孩子们稚嫩的歌声与邓玮艺温柔的嗓音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从“追梦人”到“引路人”

弹奏吉他、敲击鼓点,这种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已经持续了20多个年头。如今,他不仅是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歌手,更是孩子们音乐梦想道路上的引路人。邓玮艺的音乐梦想,正是从童年时期对那些美妙旋律的纯粹热爱中萌芽的。

乡村小学缺乏音乐老师,孩子们接触音乐的机会少之又少。镇雄县黑树镇苏木小学校长赵雄介绍说,学校里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中缺少陪伴和鼓励,音乐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慰藉和表达自我的方式。邓玮艺出生在乌蒙山这片土地,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情感。他深知大山里的孩子渴望知识、渴望走出大山的梦想。邓玮艺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便和校长约定,每年都来学校教孩子们唱歌,给他们带来音乐的滋养。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们的童年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

从四年前第一次来到苏木小学,邓玮艺就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课堂”。每一次回来,他都会根据孩子们不同的成长阶段和心理状态创作新的歌曲。他不仅教孩子们唱歌,还会给他们讲述外面世界的精彩,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商业演出能挣钱,公益助学挣情怀。”邓玮艺笑着说道。在他看来,虽然商业演出和公益助学有着不同的回报形式,但二者同样重要。每次站在商业演出的舞台上,他能感受到观众的热情,也能收获物质上的回报,这让他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而来到苏木小学进行公益助学时,他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和纯真的眼睛,看着他们在自己的教导下,逐渐掌握唱歌技巧,脸上洋溢出开心的笑容,他内心就会充满成就感。这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情怀,也是他坚持公益助学的动力源泉。

夫妻搭档育“鹦歌”

2023年,邓玮艺带着原创音乐走进苏木小学课堂,公益音乐课就此开课。

在学校里,邓玮艺仿佛看到了曾经为音乐梦想拼搏的自己。他利用专业知识,为孩子们设计了一套系统的音乐课程,从最基础的音符、节拍开始教起,耐心地纠正孩子们唱歌时的发音,带着他们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魅力。邓玮艺不断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声传递内心的想法。

他的课堂藏着别样的“创作密码”,不讲枯燥乐理,而是教孩子们从鸟鸣、风声中捕捉旋律;不局限于跟唱,而是带大家尝试写下一句简单歌词。面对孩子们基础薄弱、性格腼腆的特点,他自有“小妙招”,唱不准调子,就手舞足蹈用肢体带动情绪;不敢开口,便蹲下来轻声鼓励“咱们小声唱给吉他听”,直到孩子跟着旋律张开嘴。

在邓玮艺的公益课堂上,妻子闵婷总是默契地陪伴在旁。这对夫妻分工明确,邓玮艺在讲台上教授唱歌和创作,而闵婷则坐在后排,静静地聆听,手中拿着小本子,详细记录下每个孩子的表现——“谁的音准出色、谁的节奏感强烈、谁勇于主动举手”,她一个细节都不遗漏。“我们一个负责教学,一个负责选拔,目的就是发掘有潜力的孩子,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闵婷的微笑中充满了真诚。

2024年初,鹦歌合唱团在夫妻俩的推动下正式成立。邓玮艺解释道:“鹦歌,取自‘鹦鹉学舌’的生动形象,旨在鼓励孩子们勇于学习和歌唱;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像小鸟一样,用歌声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自合唱团成立以来,孩子们的课后生活发生了悄然变化,课间追逐打闹的场景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聚在一起轻声哼唱;曾经在说话时面红耳赤的孩子们,现在能够自信地站在队伍中大声合唱,眼中闪烁着对音乐的热爱与渴望。

更让夫妻俩暖心的是课后的“小惊喜”:每堂课结束,总有孩子攥着小礼物跑来——一只手工小蝴蝶,一颗攒了几天的水果糖,或是一张歪扭写着“谢谢邓老师、闵老师”的小纸条。“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就知道他们多盼着上音乐课。”这些细碎的感动,成了夫妻俩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让大山的旋律被世界听见

在邓玮艺的课堂上,“乡村”从不是背景板,而是最鲜活的音乐素材。他会带孩子们去田埂听虫鸣、到小溪听水流,教大家把方言童谣、祖辈故事编进旋律:“我想让孩子们知道,身边的声音,都是最好的音乐。”

这份对本土元素的挖掘,也延伸到他的原创作品中。歌曲《梦想的能力》,便是源于课堂的灵感。“看到孩子们为唱准一句歌词,课间对着墙反复练习;为加入合唱团,主动跑来问‘我还能再努力一点’,我就想写一首歌,帮他们把梦想唱出来。”如今,这首歌已成“鹦歌合唱团”的保留曲目,当孩子们唱到“我有梦想的能力,像星星发光”时,声音格外清亮有力。

邓玮艺坦言,乡村学校音乐老师紧缺是普遍现状,他的公益课或许无法彻底改变这一切,但他始终坚信:“哪怕是短期陪伴,也能在孩子心里种下音乐的种子。音乐并非遥不可及,梦想也可以很具体。”

谈及未来,邓玮艺的计划清晰而坚定:继续打磨原创,把乡村孩子的歌声、田间声响揉进旋律,让更多人通过音乐关注乡村儿童的音乐教育需求;带着“鹦歌合唱团”走出校园,去镇上、县城演出,让孩子们站在更大的舞台,自信唱响家乡的声音。

“我从这里走出去,现在能回来为孩子们做点事,心里特别踏实。”邓玮艺抱着吉他,望着操场上练歌的孩子们,眼中满是温柔。“只要孩子们热爱音乐,渴望学习,我的公益音乐课就会一直办下去,就像一只只‘鹦歌’,带着乌蒙山的旋律飞向远方,让外界看到大山里孩子们的梦想和力量。


记者:聂孝美 莫娟 文/图

一审:苏 燕  一校:聂孝美  二审:杨超烨
二校:杨 杰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苏 燕  一校:聂孝美  二审:杨超烨
二校:杨 杰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教育强市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