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10-21 10:48民族团结是发展基石,经济互嵌是共富路径。近年来,昭通市立足资源禀赋,紧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等机遇,以“一股劲”的韧劲深化经济互嵌,让各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描绘出一幅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美好画卷。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昭通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大力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家致富。目前,昭通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连续4年位列全省第一,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022年的13233元增至2024年的18000元以上,年均增长超16%,增速连续3年居全省首位。巧家县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接续奋斗征程中探索特色路径,汉、彝、回、苗等18个民族在特色产业发展中携手共进,在就业帮扶中守望相助。马树镇引进经营主体发展草莓产业,构建完整产业链,带动9000余人次就近就业,年务工收入超2亿元,固定工人年均收入突破4万元。当地村民朱永爱因身体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在草莓基地找到家门口的岗位,如今已是车间打包能手,她坦言:“今年是在草莓基地上班的第5个年头,年收入三四万元,家里6口人,其中有3人在基地务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真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东西部协作聚合力,资金项目注动能。2021年以来,上海市在昭通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31.54亿元,实施各类项目757个,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帮扶资金1.76亿元,惠及14.4万户62.03万人。两地共建帮扶车间76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3749人;共建园区10个,吸引97家企业入驻,完成投资25.72亿元,带动7915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时,两地强化产销对接,截至目前,上海市累计采购和帮助昭通销售农特产品金额达13.45亿元。2022年至今,上海在洒渔河流域累计投资约6000万元,为当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洒渔镇大桥村,乡村振兴示范园拔地而起,苹果分选厂及配套设施、自动化水肥设备、生产通道等一应俱全,为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筑牢基础;在巡龙村绿荫塘,道路硬化维修、文化健身广场改造、村民活动室新建、排污管道铺设、公共卫生间及照明设施完善等工程落地,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