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10-21 18:03“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2024年以来,昭通市紧扣《云南省消防安全治理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要求,搭建“党建+消防”治理架构,创新“443”工作模式,打通基层末端消防治理“最后一公里”,筑牢乌蒙山腹地“消防安全密码”。三年行动开展以来,火灾起数、亡人数、直接财产损失数较2022—2023年同期分别下降9.5%、77.77%、5.28%,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基层末端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推进“四维联动”,全方位压实责任链条
昭通市地处乌蒙山腹地、金沙江畔,“高层建筑多、‘下店上宅’自建房多、大型安置区多”的“三多”市情,让传统单位监管模式难以覆盖基层末端。为破解“管不了、不会管、管不好”难题,昭通市聚焦痛点,推进“四维联动”机制,拧紧消防安全责任链条。
在组织体系上“三级联建”,乡镇与消防大队、村社区与消防站、村组与消防党小组协同发力、联建共治,开展常态化驻乡进村入户;在岗位设置上“双向任职”,推行消防干部下沉社区担任兼职委员,选派消防员挂联村民小组,邀请社区党员为“消防楼长”,实现专业力量与基层组织同频共振;在责任落实上“书记带头”,将消防安全作为乡镇党委书记述职和党员积分管理的“必答题”,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在一线治理上“专干专管”,配备960名基层治理专干,带动10.3万名基层网格员走村入户,排查经营性自建房7.8万余栋、整改隐患2.9万余条,防止消防“小隐患”演变成安全“大问题”。
“以前社区消防检查是‘一阵风’,现在党员带头干,隐患整改不过夜。”昭阳区太平街道环东路社区网格员田涛,在“昭通防消联防地图”App展示,上周某住户杂物乱堆,网格员拍照上传后,不到24小时便完成劝导整改,实现问题一线发现、一线解决。
昭通市还将消防工作纳入2.9万个基础网格事务清单,在平安建设考核中设4%分值,推动乡镇党委书记定期带队检查。彝良县角奎镇街道书记每月开消防专题会,2024年通过“书记督办”解决12个久拖未改的消防问题。
完善“四项机制”,全覆盖推进综合治理
群众眼中的“小事”,往往是关乎衣食住行、安全保障的“大事”,比如家门口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老旧小区的灭火器是否过期等。昭通市围绕“群众身边小事”,完善“四项机制”,全覆盖推进基层消防安全综合治理。
落实“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乡镇常态化摸底排查风险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推送有关行业部门,行业部门立即响应联合开展隐患治理、秩序整顿、安全环境维护等工作;实施挂账销号机制,分类建立任务清单、逐一交办督办,49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完成摘牌销案;优化消防服务机制,设立消防治理服务中心,“一对一”上门服务检查消防安全,“十户一长”强化社区消防治理,全面提升1159个小区消防综合服务能力;建立“防消宣”一体化机制,排查“下店上宅”场所5.4万余家,组织院坝消防课200余场,推动基层消防力量从“专管救援”向“防消宣”一体化转变。
昭阳区太平街道流动人口多、小场所多,其党工委与消防部门通过“三入三联”(组织嵌入、资源导入、服务融入;组织联建、资源联享、问题联治)机制,2024年联合整改隐患892处。“‘443’模式运行一年多,14个社区、251个村居民小组全覆盖,化解消防纠纷15件、处置率87.5%,安全满意度从64%升至92%。”太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陈绍斌说。“兼任永乐社区党委委员后,我们从上门指导变成共同议事。”昭阳区消防大队代理大队长贾靖举例,居民反映的消防通道堵塞问题,当场就能会商方案、定人限时整改,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抓实“三个关键”,全过程强化服务保障
针对基层消防工作中人员力量紧张、资金保障不足等现实难题,昭通市聚焦服务保障全链条,以抓实队伍建设、 资金投入、强化共治“三个关键”为突破口,持续全过程夯实基层消防服务保障工作根基。
在队伍建设上,新建1支市级、11支县级森林火灾扑救专业队伍,同步组建131支乡镇专职消防队与150个消防工作站,推动专职消防员总数达到1610人,切实建强基层消防“主力军”;在资金投入上,将专职消防员保障资金足额提升至每人每年1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国债资金1.19亿元用于消防站建设,已建成小型消防站13个,另统筹中央及地方资金1.42亿元,采购消防车辆174辆、各类器材装备1.38万套,全面补齐硬件保障短板;在协同共治上,将基层消防力量全面纳入市级“119”指挥调度平台,针对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易发高发区等重点区域实施“一对一”精准综合治理,逐步构建起“属地主管、部门主推、村社主治、党群共治”的基层消防工作新格局。
在抓实“三个关键”的过程中,昭通市选派63名消防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任兼职委员,73名业务骨干驻网格指导,2100名社区党员任“消防楼长”,带动网格员排查整改隐患。如昭阳区老旧街区,通过“吹哨报到”,更换老化电线8000余米、清理杂物120余吨;针对“下店上宅”,排查5.4万余家、打造248处示范场所,曝光问题场所500家。西街社区居委委员高洁说:“乡镇吹哨、部门报到这个机制,不仅能快速处理日常的小问题,在啃那些‘拖了好久、涉及面广’的重大火灾隐患这块硬骨头时,更能发挥巨大作用。”目前,全市拆除改造防盗窗(网)37547处、面积12.26万平方米,打通消防车道2300余处。
“消防工作的本质是服务群众。”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李成堂表示,乌蒙山腹地的党建引领基层消防治理实践,正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筑牢平安基石,也为全国山区消防治理提供可复制经验。
记者:莫娟 陈忠华 通讯员:邹智超 李梦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