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10-19 11:04金秋时节的威信县,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芬芳。从麟凤镇的层叠藤蔓到长安社区的连绵山野,一颗颗饱满圆润的猕猴桃挂满枝头,在秋日阳光下焕发着勃勃生机,绘就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生动图景。
在麟凤镇金凤村大路坪村民小组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藤蔓织就翠色穹顶。游客们手提果袋,穿梭于藤架之下,或踮脚轻摘,或俯身细选,欢声笑语与清甜果香交织回荡。
“听说这里的猕猴桃品质好、口感甜,今天约上亲朋好友一起来体验采摘,果肉细嫩多汁,甜度适中,带着自然清香,非常好。”游客胡纯翠的称赞,道出了这里猕猴桃的独特魅力。
这份优质的背后,是科学管理与生态理念的深度融合。基地负责人王帮会,一位从国企退休后投身农业的“新农人”,自2019年起,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流转15亩土地,引进翠香、翠玉、东红、金红、徐香、G3黄金果等优质品种,坚持生态化种植模式,以木叶土、菜籽饼肥、杂草发酵制成有机肥,辅以少量复合肥,为猕猴桃提供充足养分,同时以人工除草,采用物理防控预防虫害,让每一颗果实都“绿色无公害”。
“我喜欢跟土地打交道,种猕猴桃就是要耐得住性子。今年管理更精细,果实品质比市场上要好,预计收成5000多千克,销往北京、上海、新疆等地。”谈及种植经验,王帮会骄傲地介绍道。
同样秉持绿色理念的还有长安镇长安社区的种植户毛自会。她家22亩果园预计产量20余吨,通过科学疏花疏果和精准施肥,果实个头匀称、甜度升级。集中精力培育优质果,让她的猕猴桃在市场上以每斤7至10元的价格俏销。
猕猴桃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舌尖上的甜蜜”,更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在麟凤镇金凤村,采摘游已成为秋日一道亮丽风景。自9月下旬开园以来,已采收近1000千克猕猴桃,交错成熟期让采摘可持续至11月上旬。基地自建成以来,仅日常管护就已累计带动20余名农户务工增收。
长安社区的景象同样火热。在坪上村民小组的基地里,工人们指尖轻捻,将饱满果实收入背篓;分拣车间内,一颗颗猕猴桃经严格筛选后装箱,即将成为千家万户的“秋日限定甜蜜”。
社区监委主任潘云锋介绍:“长安社区现有猕猴桃500余亩,今年预计产量可达400余吨,产值200余万元。在种植期间,可长期带动周边2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真正让猕猴桃成为长安特色优势产业。”
今年猕猴桃产业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出滇入沪”的突破性进展。在沪滇协作机制的有力支撑下,威信猕猴桃跨越山海,直通上海市民的果盘。
在麟凤镇亿丰农业有限公司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里,分拣机飞速运转,工人们正为发往上海的订单紧张准备。基地主打黄心1号、黄心2号、贵长、翠香等优质品种,所有产品均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在上海市松江区帮扶干部的牵线搭桥下,公司成功与松江区一家企业签订30吨猕猴桃购销协议。更令人期待的是,10月底松江区将举办对口昭通地区农特产品展销会,预计还能再售出50吨。
从麟凤镇到长安镇,从个体农户到规模化企业,威信猕猴桃正以优异的品质和鲜明的特色,讲述着农业现代化的生动故事。这颗沐浴着乌蒙山风雨、凝聚着科技与汗水的小小果实,已然成为威信闪亮的绿色名片。威信人民正以勤劳与智慧,铺就一条越走越宽的乡村振兴“甜蜜路”,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辉煌篇章。
通讯员:鲁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