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关融媒
2025-10-13 09:4110月10日,由市农业科学院、市植保植检站、县农业农村局、国家统计局大关调查队、县统计局等单位组成的测产验收组,深入大关县上高桥乡新民村富慧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对“昭薯11号”“昭薯12号”马铃薯原种进行了实地抽样测产。
测产现场,村民们正忙碌地清理杂草、采挖马铃薯,随着泥土抖落,一个个色泽鲜亮、薯形规整的原种映入眼帘,宛如一颗颗“金豆豆”。测产验收组专家则严格按照测产标准,随机选取采样点,实地丈量面积、现场采挖、去杂称重、计算产量。
“今天我们在上高桥新民村测产马铃薯‘昭薯11号’,测产面积101平方米,产量1300斤,折算亩产达到4吨。‘昭薯12号’,测产面积50.4平方米,产量261.48斤,折算亩产达到1.73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唐利平介绍道。
“昭薯11号”“昭薯12号”是昭通市农科院历经多年田间筛选培育的品种,不仅具备高产潜力,更在适应性、抗病性和品质上表现突出。昭通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胡祚介绍:“‘昭薯12号’口感较好,‘昭薯11号’产量更高。两个品种适应性广,既适应大春也适应于早春和冬作,抗晚疫病能力强,为稳产高产提供了保障。”
新品种的优异表现,正转化为种植户实实在在的收益。大关县富慧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天均对此深有体会。种植马铃薯四年以来,他每年都会试种不同品种,但产量和效益始终未能取得理想突破。在参加昭通市农业科学院举办的马铃薯新品种测产观摩会后,他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引种,并在农技人员技术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试种。
“今年种了昭薯11号和12号,总共种了200来亩,今天测产下来,比去年和往年种的其他品种增产了20%左右,预计产值增加15万元左右。还有销售这块,我们周边、巧家等地也都有人前来预订,销路完全不用愁。”有科技作支撑,范天均信心满满。
“今年我们在全县推广‘昭薯11号’‘昭薯12号’马铃薯新品种原原种扩繁500亩,预计亩产达2吨以上。”唐利平表示,明年的马铃薯生产中,这些种薯将发放到全县适合马铃薯种植的农户手中,预计产量可增加8%以上。
据了解,目前大关县马铃薯种植面积17.9万亩,年产量约19.69万吨。通过持续引进优良品种、建设高标准种薯基地、强化科技服务支撑,大关县正稳步推动马铃薯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通讯员:胡声宇 杨全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