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iFresh亚果会全球资讯微信公众号
2025-09-23 20:32昭通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苹果种植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从上世纪50年代起,昭通苹果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一颗小苹果如何成长为富民强市的“黄金产业”?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4个阶段,解锁这颗“高原红宝石”的成长史诗!
第一阶段:起步发展阶段(1955年—1982年)
1955年,昭通县蒙泉区新田先锋、胜利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了经济林场,在季正国社长带领下,用林檎、花红根蘖作砧木繁育苹果苗数万株,在昭通县的白坡、永丰、大村及鲁甸文屏等地建立果园,昭通苹果生产被地委行署正式确定成为农业发展项目。
1959年,邓小平同志文革前再次视察云南,再尝昭通苹果,时任省委书记阎红彦汇报工作时谈到“昭通苹果黄梨化”话题。1965年,在当时国家提出“不与粮食争地”大背景下,昭通示范提出“苹果上山”,在守望公社象鼻岭开荒坡改梯300亩,定植苹果树5000株。1975年,在全国苹果外销基地会上,昭通县被农业部、外贸部、供销合作总社列为全国苹果外销基地,下达了建园7000亩的任务。1976年,地委行署决定从山东牟平聘请6位苹果种植专家到昭通指导苹果生产,同年被农业部、外贸部、供销合作总社列为全国苹果外销基地。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集体果园先后被化整为零到户。
第二阶段:规模扩张阶段(1983年—2007年)
1984年,从辽宁省前所农场果树研究所引入红富士,进行引试研究。1986年,云南省计委、农牧渔业厅、国土开发办公室,将昭通苹果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列为金沙江下游国土综合规划深化专项课题,明确了昭通苹果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规模和布局要求。
1989年,农业部将昭通列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红富士品种大面推广。1995年,昭通苹果获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1996年,昭鲁坝区被省政府列为优质苹果基地予以扶持。2003年,市委、市政府将苹果生产列为全市农业重点产业来推动发展。
经过多年扶持发展,截至2007年,昭通苹果从“零星种植”发展到近20万亩规模,逐渐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认可。
第三阶段:量质并进阶段(2008年—2015年)
2008年,昭通苹果纳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了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云南(昭通)综合试验站;昭通苹果“迎奥运”拼图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2009年,时任昭通市市长王敏正带队到重庆推介昭通苹果,1.6市斤的“苹果王”在推介展销会上竞拍价达8800元。2010年,“昭通苹果”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1年,国家工商总局授予昭通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3年,昭通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苹果产业发展工作的意见》,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产业布局、良种繁育、科技管理、人才支撑、主体培育、示范建设等苹果产业化发展思路。
2014年,市政府聘请8名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组建了市苹果产业发展专家组,指导昭通苹果产业发展。
2015年,“云南·昭通苹果荣获“有较强影响力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绿色食品昭通苹果生产技术综合规范》获“2015年云南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在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新闻频道对昭通苹果产业进行宣传。苹果生产发展逐步从以面积扩张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发展,截至2015年,昭通苹果种植规模从2007年的20万亩增长到34万亩、增长70%,产量达43.4万吨、种植产值达23.18亿元。
第四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
2016年,市委三届十次全会提出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把苹果产业发展作为“产业培育战略”的重要内容。2017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做优做强苹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明确了“十项重点任务”,提出到2020年苹果产业综合产值达“百亿元”、到2025年种植规模达“百万亩”的目标。
2018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昭通市政府主要领导在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推介昭通苹果,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2019年,在昭通苹果展销暨“昭阳红”品牌发布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昭通苹果打造为全国苹果产业‘塔尖’上的10%”“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半城苹果满城香”的目标,竭力打造“苹果之城”。
202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深入实施“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三年行动,市政府制定印发了《昭通市千亿级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把苹果产业发展作为“三年行动”的重要支撑,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全链条发展。
2024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在政策扶持、设施建设、精深加工、市场拓展等方面做出安排部署。
同年4月,昭通苹果作为神州十八号载人飞船航天员鲜食保供水果翱翔太空,成为“飞天苹果”。
2025年1月,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求,把“农业强市”建设作为“五大强市”的“一号工程”,明确提出“在昭阳、鲁甸分别更新打造1500亩、500亩高端优质苹果示范园”,苹果产业规模化、高端化、品牌化步伐加快。
通过10年“发展蜕变”,昭通苹果种植规模从2015年的34万亩发展到2024年的近百万亩,产量从2015年的43.4万吨增长到2024年的130万吨(占全省76.71%)、增长2倍,种植产值从2015年的23.1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75亿元、增长2.2倍、综合产值达150亿元.
其中:“一产”主要为种植产值和辅助性活动产值,按123.5万吨商品果每公斤6元、6.5万吨残次果每公斤1.1元计算,种植产值约75亿元;水肥一体化、施肥灌溉、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控等辅助性活动产值约20亿元,合计“一产”产值95亿元;“二产”以加工苹果汁、苹果酒、苹果醋、苹果脆片、开展苹果初级分选为主,产值约52亿元;“三产”以电商、包装、快递、旅游、餐饮为主,产值约3亿元。
苹果产业覆盖果农13.8万户52.7万人(其中脱贫群众1.86万户6.78万人),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2025年9月23日-25日
中国(昭通)苹果品牌大会暨创新发展论坛
2025昭通高原特色苹果产销推介会
将在云南昭通隆重举办!
欢迎预约大会直播!
中国(昭通)苹果品牌大会
暨创新发展论坛
2025昭通高原特色苹果产销推介会
来源:iFresh亚果会全球资讯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