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昭通实践⑦ | 强化动态监测 精准帮扶 昭通守牢底线巩固脱贫成果

 2025-08-30 08:52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昭通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中央、省部署要求,毫不松懈强化动态监测、精准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居民龙清权,刚搬入安置区时,父亲体弱多病需要照料,两个孩子在上学,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龙清权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人生活困难。街道和社区把他家列为红灯管理对象,落实日走访制度,持续跟进监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推荐就近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进行帮扶。还根据龙清权长子的特长,联系了河北省一所武术杂技学校,把孩子送到了那里就读,吃住全免。目前,龙清权一家已经调整为绿灯管理。

“街道干部十分关心我,不仅时常劝我戒酒,还主动教我如何养家糊口。”说起大家的帮助,龙清权非常感动。

曾经是街道红灯管理的居民夏伟,如今言语间充满了骄傲与自豪。这源于与他相依为命的儿子获得了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资格,并已顺利前往法国深造。这个曾经因病、因学纳入红灯管理的家庭,通过党委和政府一系列帮扶措施的落实,渡过难关,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孩子读书虽说不在鲁甸,但还是得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社区也给我考虑了一个公益性岗位,还有最低生活保障。”谈及现在的生活,夏伟倍感满意。

为帮助易地搬迁群众安居、致富,近年来,鲁甸县砚池街道严格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三早”要求,创新实施红、黄、绿分类管理机制,在精准摸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分别作红、黄、绿灯标注,并对应开展日随访、周跟踪、月监测,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帮扶。

“红灯群体主要由驻村干部、挂包干部和网格员进行日随访,实时了解家庭情况并制定帮扶措施、计划,弱劳动力我们尽量安排公益性岗位,无劳动力的我们实施的是民政帮扶。”砚池街道景新社区宣传委员杨丽萍介绍。

截至目前,卯家湾安置区标记为红灯的特殊困难群体已经由1845人降至259人。

“干部入户走访发现的问题,提交到社区进行研判,如果有比较特殊且重大的案例,就到街道一级由党工委书记和主任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研判,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截至目前,街道红灯管理家庭数量下降88.2%,绿灯管理家庭比例上升70%。”鲁甸县砚池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说道。

2020年以来,昭通市坚定不移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总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采取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和基层干部日常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监测识别,坚持开发式和保障式帮扶相结合,精准落实“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帮扶措施,助推监测对象风险“应消尽消”。2025年上半年,全市共消除风险1.24万户5.38万人,风险消除率提高至93.8%,脱贫成果巩固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黄庆波 游 考 单 虹 孙贵波

一审:刘静涛  一校:黄庆波  二审:童博谣
二校:崔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刘静涛  一校:黄庆波  二审:童博谣
二校:崔 鹏  三审:聂学虎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