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2025-08-29 09:25金秋的云岭大地,万物渐丰,共赴秋实。在迪庆,一朵朵产自海拔3000米之上森林里的珍贵松茸通过便捷的物流,到达世界各地食客的餐桌;在文山,全国首批出口可食仙人掌叶片发往越南;在德宏军马山咖啡庄园,加工好的咖啡豆正在打包装车,运送海外市场;在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为最新一批发往法国的普洱茶饼进行包装,完成通关手续后,这些印有中法双语的有机茶饼将跨越重洋,将出现在巴黎华人超市的货架上……
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走上“世界货架”,越来越多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加速“扬帆出海”。从风靡国内到畅销海外,由云岭风土馈赠的“绿色云品”,成为了云南向世界传递的又一张色香味俱全的“邀请函”。
凭借高品质,云品实力“圈粉”
来自昆明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省农产品出口109.8亿元,增长12%,出口规模列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其中,咖啡及其制品、鲜切花分别出口7.2亿元、6.3亿元,均居全国首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以生态品质为根基,叠加政策、科技、物流等优势,正加速从“地域特产”向“全球供应链”升级,成为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的标杆范例。
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生态良好、品质优越、四季时鲜的最鲜明特征,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在“特”“专”“精”上下功夫、做文章,化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越来越多的云南农产品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不断提升的产业硬实力让云品出海路更宽广。
云南沱茶独特的品质魅力、健康理念,深深融入法国文化中,红酒、沱茶成了浪漫、健康地生活标志,好口碑不断传递。目前,云南沱茶已销售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家普洱茶出口企业,李记谷庄对普洱茶原料严格把控,好品质成为品牌“出海”的保证,专卖店开到韩国、日本等国家;昌宁红具有外形油润,条索肥硕紧结,香气蜜香浓郁,滋味醇和回甘,汤色红艳明亮等独特品质,备受海内外茶客的青睐。产品销往俄罗斯、法国、英国、新西兰、马来西亚、日本、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曾经,马帮的驼铃沿着“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将中国的绿茶带到南亚东南亚。如今,高品质的云南茶叶“出滇”“出海”香飘更远的国度。
以品质取胜,“绿色云品”加速出海,成绩单令人振奋!
——2024年,云茶出口量达到2.3万吨,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18.6%;
——2024年,云南水果出口值达52.7亿元,增长8.9%,居全国第二位产品远销117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前7个月,云南省出口鲜切花6.3亿元,同比增长55.5%,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全国每10枝鲜切花,有7枝来自云南,每年有超过135亿枝高品质鲜切花从斗南花卉市场走向全球;
——随着精品率和深加工率“两率”提升,云南咖啡实现了从“原料供应”到“品牌输出”的转型。今年前7个月,云南出口咖啡和咖啡制品货值7.2亿元,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出口到荷兰、德国、越南等35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云南优势特色出口农产品,云菜出口金额和出口量居西南各省(区、市)第一位,出口量占全国蔬菜总出口量的10%以上,出口市场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从“土特产”到“国际尖货”,越来越多的高原特色农产品登上国际舞台,以高品质撬动全球消费市场。
组合拳发力,打造出海新优势
8月26日,产自玉溪的35万枝康乃馨,经昆明海关所属玉溪海关按照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模式检验合格后,“火速”发往日本,为海外市场增添一抹美丽温馨。
“从基地到海外消费者手中,我们需要紧锣密鼓地完成采摘、质检、分级、打包装箱等流程,多耽搁几个小时,花瓣的开放度、色泽、茎秆的挺直度都会受到影响。”玉溪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经理杨长文说,“保障鲜切花高品质出口,除了前期种植时要精心呵护,出口时效性也至关重要。这次海关实施的‘批次检验(检疫)’改革模式,我们超80%的鲜切花可实现快速放行,经营成本也降低了5%以上。”
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是海关按照顺势监管理念并结合出口农食产品特点,推出的一项监管模式优化改革。玉溪海关监管科副科长坝德清告诉记者,该模式减少了现场检验频次,对于符合条件的批次内出口的鲜切花,可在30分钟内完成申报、放行、出证等工作流程,平均每批次产品可减少2至3天的时间。
这一改革举措,是昆明海关全面服务和支持云南农产品出口的一个缩影,也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的背后,政策措施组合拳全面发力护航的生动注脚。
为疏导解决农产品购销管理遇到的堵点、卡点和难点,提升农产品出口服务水平,我省出台《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税务局、昆明海关等部门加强联动、凝聚工作合力,持续促进“云品”出滇出海。
作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的第一环节,农业农村部门把打造品牌作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年,共有871个品牌纳入“绿色云品”品牌目录管理。以种业创新为重要抓手,我省统筹林下经济发展,聚焦“1+10+3”重点产业,扎实推进产业集群等项目建设。
在省委农办牵头成立的促进农产品出口会商机制下,省商务厅牵头负责成立工作专班,全链路促进农产品出口,帮助企业解决农产品出口具体困难。针对农产品发票开具“开票难、资料多、风险高”的困境,省税务局以智慧税务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聚焦“智能开具、便捷获取、多元渠道”三大目标,推出系列务实举措,让发票管理既“省力”又“安心”,为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打通涉税服务“最后一公里”。
大通道赋能 促产业聚集贸易升级
8月28日16点,伴随着悠长的汽笛声,今年的第二列“郑和号”海公铁国际多式联运班列满载11柜新鲜云南特色果蔬,驶出腾俊国际陆港,沿中老铁路直达老挝万象,随后通过公路接驳至泰国林查班港,换乘海运抵达新加坡,将云南特色果蔬分拨至世界各地。
而在一个星期前,8月23日下午,满载400多吨白菜、辣椒、青花等新鲜蔬菜的冷链国际货物列车,从玉溪市境内的中老铁路研和站驶出,3天后于8月26日,抵达泰国果蔬市场,标志着中老铁路出口冷链国际运输迈入新阶段。
“冷链国际货物列车采用先进的冷藏集装箱运输,蔬菜在冷藏集装箱内享受着全程精准温控的呵护,确保从装箱到卸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保持云菜最佳的新鲜度与品质。”国铁昆明局昆明物流中心玉溪营业部主任许杰峰告诉记者,随着中老铁路出口冷链国际运输迈入常态化阶段,不仅大幅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还极大地拓宽了“云菜”等特色农产品的国际市场。
“云菜”跨越千山万水,直达泰国果蔬市场,为当地消费者送去彩云之南的味蕾盛宴。这一快速高效的物流通道,不仅满足了市场对冷藏货物温度和运输时效的要求,更彰显了中老铁路在促进国际贸易、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的强大能力。
在玉溪市商务局副局长张桂兰看来,快捷的物流运输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支撑。预计每年将会有超过5万吨的优质果蔬通过中老铁路这条便捷通道走向中南半岛国家,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云菜”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中老铁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互联互通、高效衔接,目前,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国内31个省(区、市)和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便捷的大通道优势,让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海搭上了“新快车”。
我省持续打造的“澜湄快线”“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欧快线”“澜湄·云南号”“郑和号”等货运品牌,正在大力培育“中老铁路+中欧班列”“澜湄快线+”等系列班列,正依托中老铁路和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让高原物产以更快速度跨越山海,驶向国际市场,助力云南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显著提升了云品的全球竞争力和价值链地位。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