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7-22 10:14在调查研究中,“潜水”是指如同身体浸入水中一般,深度接触实际,进而掌握真实情况、发现问题所在、研究解决之道。而“蘸水”则是指把“身入”当“深入”、把“身沉”当“心沉”的蜻蜓点水式调研,这严重背离了调查研究的本质,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多“潜水”少“蘸水”,扑下身子、沉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摸清底子、找对路子、解开扣子,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
变“蘸水”为“潜水”,首先要解决“为何调研”的认识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将调研工作视作“表面任务”,习惯“坐着小车转、隔着玻璃看、会议室里谈”,搞蜻蜓点水式调研,看起来到了基层,实质上应付了事。究其根源,就是政绩观错位,私心杂念、懒政思想作祟。党员干部要从思想根源上纠正“为调研而调研”的形式主义倾向,搞真调研、下真功夫、动真感情、出真实招,真正变“蘸水”为“潜水”。
变“蘸水”为“潜水”,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倘若下基层调研只是转一转、听一听、看一看,脚不沾泥、手不沾土,就难以了解真实情况,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唯有多“潜潜水”,真正俯下身子、沉到一线,走村庄、进学校、访工厂、入车间……才能听到“冒着热气”的民意、掌握“沾着泥土”的真情况、找到“带着露珠”的真问题,才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拉近党群干群距离,赢得群众支持。党员干部要迈开脚板“沉到底”,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工厂车间,察实情、谋实事、求实效,为制定政策、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变“蘸水”为“潜水”,需要多点发力。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转变和改进作风,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力戒“做样子”“走过场”。
作者:邱有昆 申时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