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5-05-23 09:54车坪村:
车坪村位于巧家县大寨镇东北部,距巧家县城所在地57公里,与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相距17公里。全村最高海拔3229米,村委会所在地海拔近2000米,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量990毫米。全村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共572户2232人,耕地面积3800亩。主要居住民族有汉族、彝族,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49%。村内主要种植花椒、核桃,“转转乌洋芋”独具特色,牦牛养殖更是声名远扬。
车坪村秉持“1136”总体发展思路,精心编制《车坪村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实施方案》,通过实施改造优化全村人畜饮水工程、完善乡村道路及户间道硬化美化、发展壮大种植养殖和旅游产业等项目,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切实让车坪村各族群众实现“吃好生态饭、做大‘牛’文章、跳好彝族传统舞、念好文化‘旅游经’”的发展目标。
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海拔2000米的山间,巧家县大寨镇车坪村的彝族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在暖阳的照耀下,陆家庄园更显古朴厚重,牦牛在草山上悠闲地踱步,一幅产业兴旺、文化浓郁、生态优美的乡村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长坪子优质草山上牦牛成群。通讯员 徐远彬 摄
作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和中国传统村落,车坪村始终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主线,借助“国之重器”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机遇,以及大寨镇打造“水电旅游特色小镇”的东风,充分发挥深厚的彝族文化底蕴、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和独特的高山生态优势,成功探索出一条“产业强基、文旅融合、生态富民”的特色发展之路,在乌蒙山区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高山经济”激活发展新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走进海拔3100米的车坪村长坪子牦牛养殖基地,只见172头牦牛正悠闲地在6000余亩天然草山间漫步觅食。它们以优质牧草为食,在终年云雾缭绕的乌蒙山区勾勒出一幅“牧养于山、绿富同兴”的生态画卷。
2019年,车坪村创新扶贫模式,组织6户脱贫户入股17万元,并整合巧家县红十字会提供的35万元免息贷款,累计投入52万元从香格里拉引进52头优质牦牛进行野外散养。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凭借其适应高寒气候、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等优良特性,在车坪村找到了理想的生长环境。长坪子6000余亩的优质草山成了牦牛的天然牧场。2020年,大寨镇进一步组织实施车坪村牦牛养殖项目,建设了围栏、草棚等基础设施。该项目不仅改善了牦牛的养殖条件,还与全村189户脱贫户签订了入股协议。项目收益分配采取科学合理的机制:40%作为滚动发展资金,40%作为绩效和工作经费,20%用于特殊困难户救助。这种“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让牦牛养殖产业在车坪村真正落地生根。
车坪村秉持“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大力培育牦牛产业、积极开拓市场、延伸产业链条,2024年村集体经济公司增收7万余元,带动更多群众走上致富路。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了蓬勃发展的“畜牧经济”,车坪村的“阳光经济”同样成效显著。一座1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年收益达8.2万元,惠及全村2232名群众;户用光伏项目带动群众年均增收2000元,清洁能源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阳光存折”。
特色产业激活发展新引擎
在海拔2500米的高山地带,车坪村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发展理念,重点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做优做强乌洋芋种薯产业,从种植规模到产品包装进行全面升级,小小的“乌洋芋”变身为乡村振兴的“金豆子”,车坪村探索出一条以特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目前,车坪村“转转乌洋芋”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500亩,通过持续推进品种改良和绿色种植技术推广,该作物正向地理标志产品迈进。此外,车坪村1200亩花椒种植基地年产值达380万元,带动1100名群众增收致富。
文旅融合绘就振兴新画卷
车坪村的独特魅力,在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实现完美融合。陆家庄园是巧家县最早使用水泥建筑的典范,其遗址上镌刻的对联“据金江上游高屋建瓴蜀雨滇云朝甲第,承象山余荫箕裘克绍翚飞鸟革壮鸿图”,生动地记述了彝族土司的传奇历史,每年都会吸引上万游客前来探访。
2024年,车坪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精心规划实施坪子村民小组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提升项目,总投资达198.89万元。该项目包括修缮彝族传统民居、建设民族文化广场、完善路灯及饮水等基础设施,推动形成“传统村落+红色教育+生态观光”融合发展模式。同时,村内的彝族火把节广场改扩建工程已纳入五年发展规划,将成为展示彝族歌舞、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位于苏家坪的大寨镇烈士陵园,安息着39名为革命献身的烈士,这里已成为巧家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与民族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乘势而上开启发展新征程
站在海拔3229米的山巅极目远眺,车坪村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车坪村始终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高山深谷间勾勒出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生态优美的时代画卷。
“我们将充分发挥‘红色+民族’文化优势,着力构建‘高山生态经济带’,推动农旅、文旅深度融合,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车坪村党总支书记满怀信心地表示。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传统与现代交织,生态与经济共荣。车坪村的实践充分证明:只要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创新机制,乡村振兴的道路定会越走越宽广。
通讯员:段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