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5-10 10:33为全面深入报道政协工作及政协委员履职情况,即日起,昭通市融媒体中心在《昭通日报》开设《政协协商》专栏,设政协工作综述、优秀提案、提案追踪、履职风采等,每月一期,敬请关注。
近年来,各级政协通过深耕“院坝协商”,围绕党政所需和群众所盼,切实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在推动乡村社区移风易俗、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院坝协商”逐步成为基层党委、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委员履职的“新平台”。
自开展“院坝协商”工作以来,昭通市政协统筹推动全市政协组织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协商的有效路径,总结优化工作方法和思路,持续提升协商实效;将群众的主体地位贯穿于院坝协商议事全过程,在协商成果转化中始终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评判标准,“院坝协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本期《政协协商》,对全市政协组织深入开展“院坝协商”工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深入报道。
——昭通市政协“院坝协商”与基层民主有机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四月的乌蒙山麓,草长莺飞、山花烂漫。在威信县罗布镇郭家村的一个小院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协商议事会正在有序进行。政协委员、镇村干部,以及来自四川省宜宾市珙县观斗苗族乡前进村和该村的村民代表围坐一圈,议的是生活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的“烦心事”,谋的是乡村振兴的“长远计”,滇川两个村的“话事人”经过热烈讨论后形成4点共识。会后,威信县政协将协商成果呈报县委、县政府,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后安排30万元资金建设该村集污管网,实现垃圾不落地、污水不入河。这场既有泥土气息又焕发时代生机的“院坝协商”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滇川两省边界邻里的和谐友好关系。
这是昭通市政协系统组织开展“院坝协商”行动的一个缩影。在昭通市层峦叠嶂的褶皱里,这场由云南省政协号召开展的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行动,正悄然改变山乡社会的运行逻辑。
2023年3月,云南省政协号召组织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昭通市政协闻令而动、遵令而行,组织全市政协系统结合昭通市委“2+5”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工作部署,以饱满的热情投身“院坝协商”行动。
向最困难处发力、向最薄弱处使劲,聚焦案件高发多发、矛盾纠纷突出的地区,围绕“普法强基”进行协商;针对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突出地区,围绕“移风易俗”开展协商……山上山下、田间地头、社区农家,昭通市政协系统积极开展普法强基、移风易俗、绿美乡村、扶弱济困、富民强市五项重点协商工作,书写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协商故事。
“一年多以来,我们的邻里关系融洽了很多,群众发生矛盾纠纷也能理性处理,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升级。”昭阳区布嘎回族乡花鹿坪村党总支书记董明义高兴地说道。花鹿坪村发生的这些可喜变化,还得从“院坝协商”说起。
花鹿坪村一度邻里纠纷频发,群众常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肢体冲突,争强斗狠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过刑事案件。昭阳区政协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组织政协委员、公安干警、法律工作者和村民开展以“撒播法治种子·助力乡村善治”为主题的“院坝协商”行动,鼓励村民结合身边人及身边事谈诉求、讲观点、提建议,再由职能部门人员、法律工作者进行讲解回应。通过“共商”,形成了包含遵纪守法条款、公序良俗等内容的“共识”,涵盖村规民约制定、矛盾纠纷化解、文明村寨建设等内容。
聚焦“普法强基”开展协商活动,是昭通市政协推进“院坝协商”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年来,全市共组织开展“普法强基”协商活动262场,实现发生过命案的行政村全覆盖;多数行政村甚至组织多次协商活动,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乡村沃土中,有力助力全市平安建设。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随份子”异化攀比、“无事酒”泛滥成灾……扭曲的风气让镇雄县旧府街道松林湾村的群众苦不堪言。县政协经过4个月的调研摸底,精心组织召开“移风易俗・富民强村”院坝协商议事会。该村群众共同商议制定了“新风公约”:一是不办“无事酒”,如需举办,不得收取礼金;二是举办红白喜事时厉行节约,就餐宴席全部采用自助餐形式,尽量减少烟花爆竹燃放、祭奠品使用;三是成立村民红白理事会,对红白喜事筹办进行统筹和监督。
“‘新风公约’是政协组织我们商量制定的,大家相互监督,共同遵守。”村民宋家伟对“新风公约”拍手称快,“执行这几条规定以来,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和精力付出,大家都很高兴,这是一个好办法,感谢政协!”
“‘院坝协商’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扎实推进,真正成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市政协主席申琼强调。
“院坝协商”成果如何落地?昭通市政协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紧扣“六好四平安”工作目标(守法好、产业好、生态好、环境好、邻里关系好、村规民约好,党建引领保平安、案例学法护平安、村规民约守平安、产业振兴助平安)进行跟踪“回访”。针对协商成果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切实加以指导;针对协商凝聚共识不足的问题,再次开展“回炉补课”,推动“院坝协商”形成议题收集、商议、办理、反馈的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真正体现“为民协商、协商为民”的价值追求。
申琼表示,在“院坝协商”行动中,政协将协商平台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实现从“一人讲”到“众人议”的转变,让群众从“被动听”转为“主动说”,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激活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从法治种子播撒到富民产业生根,从陈规陋习破除到绿水青山守护,从弱势群体帮扶到文明新风劲吹,昭通市政协以489场“院坝协商”活动为“金钥匙”,打开了助力基层治理的万千气象。全市各地纷纷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绥江县开展“龙门闲话”、水富市开展“坐斗摆”……不断为基层治理赋能。
昭通市政府2025年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昭通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6.2%、13.1%,信访总量下降11.2%,命案起数下降23.8%。
这份沉甸甸的“平安答卷”,饱含着昭通政协人的辛勤付出,也是昭通市政协系统开展“院坝协商”行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注脚。
通讯员:周 赟 曾文祥 陈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