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4-28 10:06导语:近日,以“石榴花开结同心,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云南省中小学首届“石榴红”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在昆明举办。全省140余名中小学生同台竞技,其中,昭通市的6名选手脱颖而出,斩获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生动讲述了昭通民族团结、血脉交融的动人故事,展现了昭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本报刊发6篇获奖作品,以飨读者,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走深走实。
2020年8月,正值暑假,我刚满8岁。在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听到大人们说我们要搬家了。爸爸、妈妈和姐姐都特别高兴,只有我很疑惑,我们世代居住在这里,为什么要搬呢?这里有每天陪伴着我的牛羊和小狗,还有我最喜欢的花山节……听说搬出去就不能再养牛羊了,而且要住在高楼里,肯定不能自由地唱歌、跳舞了。我害怕无法适应新的地方,所以不愿意离开我的家乡。
大关县复兴中学高云溪。
搬家前,乡政府的哥哥、姐姐组织我们来到了靖安新区抽签。他们告诉我们,未来这里将有来自6个县(区)的4万多名各民族同胞共同生活。我看到了明亮的教室、宽敞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些都和我的家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充满了向往和好奇。
后来,我跟着家人一起搬到了靖安新区。这里有很多谋生的活计,爸爸说:“我再也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靠天吃饭了。”而我,也不用每天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学,更不用担心初中一毕业就得去打工补贴家用。新家真好呀!
原来,我的新家靖安新区是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搬迁安置区。在这里,我们一起耍花山、跳篝火舞、观演出,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课本上那句“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含义。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这九个大字不仅矗立在靖安新区的高楼上,更深深刻在我的心里。我爱上了这个让我们改变命运的新家园,更爱带领我们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如今,我既是苗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一名共青团员。我学习苗语,也讲普通话;我跳芦笙舞,也在社区5周年文艺晚会上表演。靖安新区就像一颗火红的石榴,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儿女,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让我们携手并肩,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大关县复兴中学 高云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