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8-18 10:00盐津县蕴藏着丰富的竹林资源。近年来,该县将竹产业作为富民重点产业纳入发展规划,以科学布局与扎实举措,精心打造从山间到车间的富民产业链。
科学种植,让每一根竹子都拔节生长。根据不同竹类植物生长规律和地理要求,按照新植一批、改造一批、更换一批、选种一批的“四个一批”思路,在高寒山区重点布局筇竹产业,在二半山区重点布局方竹产业,在江边河谷地区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自主发展楠竹、甜竹等材用竹。如今,全县笋用竹面积从2019年的48万亩跃升至102万亩,翠竹真正覆盖了县内适宜的每一寸土地。
夯实基础,打通产业富民“最后一公里”。为破解采收难、运输难、储存难,盐津县累计建成产业路及管护道307公里,配备冷链运输车,并规划建设了冷库。竹农黄刚对此深有感触:“以前交通不便,竹笋难保存。如今路修好了,运输成本降了,收入实实在在地增加了。”
链条延伸,小竹笋做出增收“大文章”。盐津推动竹产业由“原料供应型”向“精深加工型”华丽转身。在中和镇竹产业园区,云南百年传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目前,该园区已吸纳400余名群众稳定就业,人均月工资超4000元。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全县竹产业覆盖群众3.7万余户,户均增收超2万元。
小小竹笋,承载着群众稳稳的幸福。“一个月挣5000多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把工作做好,把钱挣到手,就是最幸福的!”脱贫户徐国荣在竹笋加工车间道出众人心声。以高度组织化为抓手,让竹产业成为群众稳岗就业的坚实保障。
通讯员:黄成元 黄春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