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大关探索农村物流降本增效新路

 2025-04-21 09:43  来源:云南日报

近日,大关县促进“交快融合+商业赋能”推进农村物流降本增效入选全国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这个曾因山高路陡深陷快递难下乡、土货难进城困境的县城,通过交通运输国企与快递物流民企创新协作,探索出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客货邮服务发展新模式,以“交快融合+商业赋能”的创新实践跻身全国示范样本,成为农村物流降本增效的鲜活案例。

走进大关县客运站内的自动化快递分拣中心,智能化分拣线正在高效运转。“快递企业的分拣从业人员数量降低了50%,快递企业场地租金降低了60%,每天人员、运输、管理等综合成本降低1000余元。”昭通交通运输集团公司大关县分公司负责人算起集约化账目,以前各家快递分拣各干各的,现在统一分拣配送,效率提升,快递企业实现“轻装上阵”。

2022年以前,大关县快递行业深陷“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困局:本地快递物流企业派件散、揽件少、盈利低,农村物流货难达、效率低、不持续,行业发展呈现小散弱态势。

面对山区快递进村难、农产品出山更难的双向梗阻,昭交集团大关分公司以国企改革破局,创新打造“交快合作”模式。2022年10月,大关分公司与韵达、中通、极兔三家快递企业开启“交快合作”,利用县城客运站闲置场地建成县级快递同仓共配中心。随后,通过市、县两级政府扶持和企业200余万元投资,自动化分拣中心、2个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及42个村级快递驿站也相继落成,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初具规模。

2023年,利用分拣中心在客运站内的就近优势,昭交集团大关分公司以吉利镇为试点,利用客流低谷时段14辆8座微型客车富余的装载空间,将快递包裹交由农村客运车辆代运,探索“客运+快递”运输一体化运营组织新模式。

“现在客车司机都成了‘带货郎’。”吉利镇客运司机们笑着说。昭交集团大关分公司的农村客运班线覆盖县内9个乡镇40余个村,这种“顺风运输”模式,既兼顾了农村居民的出行,又全面降低了快递企业村级网点的派送费用。

以大关吉利镇客货一体运输试点快递单量测算,该线路车辆每年增加收入约17万元,为快递企业每年节约运输成本6万元。

在吉利镇占地600平方米的“黄连河驿站”生活超市里,取快递的村民络绎不绝,货架上的竹笋、茶叶等土特产成为“爆款”。这家由昭交集团大关分公司与快递企业共建的超市,最高日营业额达7万元,取件人群消费率达85%。

“物流引来人流,消费反哺物流,形成共生共赢商业生态。”黄连河驿站商贸公司负责人说,该模式盘活乡镇客运站闲置资源,不仅破解了快递末端生存困境,更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依托“快递驿站+商业赋能”机制,大关县年均外销竹笋、茶叶等农特产品300万件,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

近年来,面对快递行业发展基础薄弱,快递企业彼此竞争、难成合力、管理不专业等问题,大关县在上级邮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引导县内的中通、韵达、极兔等快递企业出资成立第三方公司,聘请专业团队运营管理,并积极争取银行部门给予金融支持,围绕“山水大关”定位和黄连河旅游品牌,成立黄连河驿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以“快递驿站+商业赋能”的模式推进体系建设,形成了“快递为超市引流增效”“超市为快递反哺赋能”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目前,大关县村级快递驿站已经完成布局,率先实现了快递高质量进村的既定目标。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模式带动了大关县客运站年均增加收益200万元,快递企业年均增加收益420万元,真正实现了群众得实惠、企业获发展、产业添动能。


来源:云南日报 记者 李承韩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