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民族团结丨民族的英雄——曾泽生将军

 2025-04-16 10:27  来源:昭通新闻网


曾泽生将军,1902年10月生于永善县大兴镇老街社区驿马一组。少年时期的曾泽生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立志要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1922年至1928年,他先后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学习。1929年至1938年,曾泽生在滇军任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至1945年间,他率团参加了台儿庄等重大战役,沉重打击了气焰嚣张的日军。在台儿庄战役中,还流传着一个民族团结抗战的动人故事。由于当时日本科技较为发达,中国军队的联络密码屡遭破译,致使作战频繁陷入被动,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改变这一局面,彝族将领卢汉、张冲等人与曾泽生将军商议后,把从永善等地带去的彝族士兵和懂彝语的汉族士兵整合起来,作为通讯员分配到各连队。他们用彝语传递战况、下达战斗命令,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成为各民族团结抗战的佳话。

1945年,曾泽生将军升任国民党第60军军长,随后被蒋介石调往东北参加内战。1948年10月,为避免长春百姓和第60军官兵陷入残酷的内战,曾泽生将军审时度势,率部在长春起义。起义部队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曾泽生担任军长。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曾泽生两次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入朝作战。1953年,他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他曾担任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常务委员。1973年2月22日,曾泽生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没有民族之分。曾泽生将军戎马一生,以民族大义为重,团结带领由多个民族战士组成的滇军,参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他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朝鲜人民的自由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先驱。时至今日,曾泽生将军的丰功伟绩仍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颂。

作为曾泽生将军的故乡,永善人民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先后有2000余名永善籍各族战士加入滇军作战,仅抗日战争中就有499人英勇牺牲。184师炮兵营主炮手孙大乾等永善籍战士参加了上甘岭战役,他们舍生忘死、顾全大局的团结奋斗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代永善人民。在溪洛渡水电站移民安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重大工作中,全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以只争朝夕的干劲顺利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县人民迈上了小康之路。如今的永善,处处绽放着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幸福之花!


永善县知临中学 邓子渝

一审:李丽娟  一校:邓子渝  二审:马 丽
二校:龙 萍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李丽娟  一校:邓子渝  二审:马 丽
二校:龙 萍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民族团结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