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守望乡马永辉夫妇的“甜蜜事业”

 2025-04-16 09:55  来源:昭通新闻网

春天的昭阳区守望回族乡,桃树林在微风中摇曳。永辉桃园内,马永辉夫妇在烂漫花海间忙碌穿梭,指导工人抽水、整理灌溉管道,确保水流畅通。从2018年开园时的荒山秃岭,到如今百余亩桃树硕果累累,马永辉夫妇用7年时光深耕自己的“甜蜜事业”。

夫妻携手破难题,生态桃园绽新绿。“刚开始种桃时,由于桃园里的土壤非常贫瘠,桃树长得很不好,地里的洋芋苗都长得病恹恹的。”马永辉回忆起创业初期的困境。妻子马娟补充道:“他当时就拍板要改良土壤,就算多花10倍力气,也要让这片土地‘活’起来。”

夫妻俩自掏腰包,四处寻觅改良土壤的方法,购置专业设备对土地进行深耕和松土。如今,曾经贫瘠的土地肥沃了,夫妻俩特意在地埂边种植的绿肥作物野豌豆花开正盛。

面对虫害难题,夫妻俩各展其能。马永辉选购的太阳能驱鸟器在果园发挥功效,马娟挑选的生物粘虫板成为防治蚜虫的利器。

“光自己好,不算好!”马永辉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夫妻俩办起田间课堂,从修枝整形到识别虫害,手把手教会乡亲们标准化种植桃树。马贤文家的10亩桃园按照马永辉的“秘方”改良后,去年增收近2万元,今年打算将种植面积扩大至30亩。如今,周边村落10余户人家的桃园里,常常能看见马永辉指导嫁接桃树的身影。想学技术的果农排起长队,夫妻俩分文不取,只盼着满山桃林连成片。

从6月水蜜桃的流蜜娇艳,到10月冬桃的脆甜爽口,永辉桃园的摘桃季长达5个月,早中晚熟品种的桃树科学搭配,让守望桃子从“论筐卖”变成“按斤销”。去年采摘季,游客的私家车把进山小路堵得水泄不通,桃子供不应求成为夫妻俩最幸福的“烦恼”。

站在半山坡上远眺,永辉桃园的标准化种植区层次分明。“我今年想建一个蓄水池,既解灌溉之渴,又添园林景致。”马永辉指着新挖的土坑说道。马娟立刻补充:“还要引进新品种,让游客能吃到更多种类的桃子!”这对夫妻的小目标很实在——继续专注桃子品质与产量的提升以及新品种的引进,把田间课堂办成“致富中转站”。


通讯员:刁昶湛 王娅霖 文/图

一审:罗 丹  一校:刁昶湛  二审:马 丽
二校:马 鹏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罗 丹  一校:刁昶湛  二审:马 丽
二校:马 鹏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产业发展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