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2025-07-29 14:33盛夏时节,行走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石岩村,一湖碧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两岸的花椒挂满树枝,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宽阔的水泥路蜿蜒至深山峡谷中,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俯瞰昭通市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石岩村。邓翰超摄
然而,谁能想到,眼前的这一汪湖水,竟是地震后形成的堰塞湖。
2014年鲁甸“8·03”地震发生后,堰塞湖曾险象环生。通过科学整治,这座在堰塞体上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实现了“除害兴利、变废为宝”的目标,使昭通鲁甸、巧家和曲靖会泽3县6万多群众受益。
曾经的堰塞湖变身为水利枢纽工程,花椒绿两岸。邓翰超摄
该工程拥有23项国家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5项软件著作权。此外,为保障工程建设运行和库区周边居民通行需求,当地还新修建了红石岩村至堰塞坝道路,连通了红石岩村、昭巧二级公路及鲁甸县火德红镇,使周边居民出行更加便捷、顺畅。
巧家县包谷垴乡红石岩村的花椒成熟。人民网记者 徐前摄
“以前由于道路不通,种植的花椒等经济作物很难卖出去。‘8·03’地震恢复重建后,随着堰塞湖整治工程的全面实施,水泥路就通到家门口,我们出行方便了。每逢花椒收获季,商贩直接到家门口收购,收入也增加了。2022年,政府还为我们建设农田灌溉光伏提水工程,修建两个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解决了我们枯水季无水灌溉农作物的难题。”红石岩村党总支书记刘铭说,如今村民们都住进了“湖景房”,收入也远远超过地震前的水平,生态环境也更加美丽,日子越过越好了。
花椒喜获丰收。人民网 王娴摄
7月,正值花椒采摘时节。在红石岩村包谷垴乡,工人们一边剪枝,一边从剪下的枝条上采摘花椒。花椒产业是昭通重要的富民产业、生态产业、优势产业,截至2024年,昭通花椒种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占全省花椒种植面积的35%;干花椒产量达8.13万吨,综合产值150亿元,带动16万户60万人,已成为云南省花椒产业第一大市。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