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2-27 09:332024年,昭通财政部门坚持把财政衔接资金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资金使用管理,建立健全财政衔接补助资金绩效全过程跟踪的“问效提效”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优化资金管理,提升使用效益。为确保财政衔接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昭通市财政局始终坚持目标引领、产业支撑、龙头带动、项目落地、利益联结,进一步建立健全衔接补助资金绩效全过程跟踪机制,加强对60.9亿元财政衔接补助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管。
把准资金投向,助力产业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精准投放财政衔接资金。2024年,投放41.7亿元财政衔接资金助力产业发展,占到位资金的68.47%,为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全市鲜笋产量达41.6万吨、竹材产量达28.85万吨,年综合产值将达191.65亿元;种植天麻11.05万亩,年综合产值将达到110亿元;花椒产业预计产值12.87亿元,覆盖农户4.7万人,人均增收292元;昭通小肉串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构建,省内销售门店超3600家、全国超8000家,上下游产业带动就业7万余人,年产值近百亿元。
创新资金使用模式,激发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创新资金使用模式,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鲁甸县变“小户经营”为“抱团发展”,带动樱桃主产区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超28万元,1.1万名农户人均增收1500元。镇雄县以“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公司+合作社+群众”模式布局产业,2024年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35.38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的村达58个。
强化就业帮扶,促进群众增收。2024年,全市111.13万脱贫劳动力中,转移就业99.45万人,就业率达89.5%。市财政部门兑付跨省务工交通补助46.2万人2.88亿元,较2023年增加0.76万人;兑付省内跨州(市)务工交通补助1.8万人831.43万元。
盘活闲置资产,发挥资产效益。2024年,资产盘活类规划项目下达资金2.36亿元,切实为提升闲置资产效益提供资金保障。昭阳区盘活闲置食用菌产业园厂房及大棚基地,年租金134.44万元,带动100多名易地搬迁群众务工,人均每天收入约120元。水富市改造闲置厂房,吸纳周边20名群众务工,每年实现务工收入60万元;带动900余户群众参与生猪养殖,实现户均年收入6600元。
通讯员:陈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