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阅读昭通·法治 | 建强队伍 主动作为 ——巧家县中寨乡加强矛盾纠纷化解队伍建设侧记

 2025-02-24 10:47  来源:昭通新闻网

巧家县中寨乡立足实际,聚焦“预防在前、调解优先、法治保障”的工作理念,将深入推进完善“3+6”工作法作为突破口,在充分发挥网格化服务管理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化解队伍建设,统筹“调解+普法宣传+返乡人员排查”等举措,护航春节期间平安和谐,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排查”向“主动作为”转变,形成了“党建引领、专班攻坚、法治护航、精准稳控”的治理格局。

专班攻坚,构建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机制

在实行“3+6”工作法的基础上,中寨乡党委、政府整合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成立矛盾纠纷化解专班,进一步补齐人民调解员缺乏专业化知识及法律支撑的“短板弱项”。由相关负责人挂帅,吸纳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社会力量参与,形成“1+N”联动模式。根据矛盾纠纷历史经纬、类型特点及强烈程度进行分析,重点针对农村地区婚恋情感、山林土地、家庭邻里等重点纠纷,采取“分类管理+分级化解”的方式,建立“问题清单”“包保责任清单”“进度清单”。将排查到的简易矛盾纠纷交村级调解委限期化解,复杂矛盾纠纷由专班采取“一件纠纷,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方式进行攻坚化解。

设立“流动调解室”,发扬钉钉子精神,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开展上门调解,通过拉家常、话家事,用心用情析理说法,精准讲解政策。同时,充分运用“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将调解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化,进一步巩固调解成果。今年1月以来,共排查起底各类矛盾纠纷22起,化解20起,其中历史遗留纠纷18起,复杂疑难纠纷9起。

法治护航,增强农村群众法律意识

实地调解过程中,针对农村山林土地流转纠纷、婚恋纠纷、赡养纠纷、邻里冲突、劳动权益保护等重点,采取“调解+普法”的模式,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当地群众进行旁听、提问,并对纠纷涉及的道德及法律问题邀请群众进行评说。同时,由专班成员进行以案释法,明确法律底线,做到“调解一件警示一片、普一次法教育一群”的效果。通过对法与情、义与理的剖析,更加贴近实际的现场普法,受到了群众的好评,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夯实了法治化根基。今年1月以来,共开展以案释法7场次,覆盖全乡7个村(社区)1500余人次。

精准稳控,织密返乡重点人员“服务网”

中寨乡组织行业站所对重点矛盾纠纷当事人、刑满释放人员、精神障碍患者、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群体开展“精细化”筛查,精准跟踪重点人员动向,建立动态跟踪服务管理台账,落实乡、村两级领导包保责任制,组织网格员、包保干部通过送法上门、政策宣传、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对重点人员的管理、服务。同时,联合人社、民政等部门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推荐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群体的关心帮助。

下一步,中寨乡将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网格服务队伍、专业调解队伍、专业普法队伍“三支队伍”建设,探索“积分制”治理、院坝协商会等模式,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为中寨乡村振兴筑牢平安基石。


通讯员:马玉斌 潘道鹏 文/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马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马丽
标签 >> 基层治理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