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 11:13 来源: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云南昭通将36万多名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实现由山里人向城里人的蝶变。在永善县的红光新区,就是昭通市9个大型易迁安置点之一。这里曾实现了一年建设一座城,一周搬迁上万人的速度。但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则是更重要的课题。

走进永善红光易迁安置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高大整齐的楼房,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道路两旁绿树掩映,学校教室里书声琅琅,扶贫车间里机器声轰鸣,老人们惬意地在广场上聊天歇息,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的生动景象。

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记者了解到,闵行已投入协作资金8823万元合作共建易地搬迁产业园,新建3栋标准化厂房。累计引进15家企业入驻共建产业园区,吸纳就业人员968名。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和帮扶车间发展,发放吸纳就业奖补资金15.9万元,并协调帮助八凯农业、勇辉蜂业等企业拓展东部市场。
距离红光新区3公里的工业园区里,上海闵行接续援建的厂房已于去年7月启用,云南七彩食品有限公司在此进行竹笋食品的生产和精加工,各生产线马力全开,满负荷运转,工人们正在车间里加工开袋即食竹笋食品,当日生产量达5000件。
云南七彩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年最大加工竹笋1万吨。2023年完成生产总值超1.5亿元,在促进全县竹产业发展的同时,稳定解决5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

今年1月以来,订单一直处于饱和状态,云南七彩食品有限公司主动适应市场新常态,提前制定生产计划,优化产业品牌,扩充生产、销售团队,提升售后服务。同时,公司借助东西部协作机遇,加强与上海、广东等企业的协作,开展产品宣传推荐,让“云乡人家”泡椒竹笋远销全国各地;销售上落实区域经营的销售职责,让销售人员充分对接订单,打开市场销量;生产上,预计二季度新增3条生产线,计划新招聘200余人,投入生产一线。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自2021年上海闵行对口帮扶永善县以来,已累计投入沪滇劳务协作资金超2000万元,积极协助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云南康迪服饰有限公司、永善县赢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昭通艺绒玩具礼品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800余个。目前,搬迁群众已在帮扶车间就业300余人,累计实现就近务工收入900余万元,帮扶“小车间”托起了易迁群众的“大幸福”。
与此同时,永善县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寻找结合部、找准对接点,深化劳务协作,在闵永两地党委政府、人力资源中介机构、企业对口帮扶等多方力量协同参与下,帮助永善农村劳动力高质量转移就业。东西部劳务协作的持续实施,有力促进了脱贫地区劳动力稳定就业和稳定增收,也助力推进了脱贫地区乡村全面振兴。闵行援滇干部,永善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郁达义介绍,闵永劳务协作以来,转移至上海就业的永善农村劳动力263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和三类监测对象劳动力1180人。“搬出来是第一步,稳得住的前提就是要帮助他们安居乐业。”闵行援滇干部,云南昭通永善县委常委、副县长佘一告诉记者,未来,希望两地职业教育的前期的介入,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永善籍、昭通籍的年轻人,通过职业技能的提升,与上海地区的岗位相匹配,让他们岗位更稳定、薪酬待遇更高,实现增收致富。
来源: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