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故事丨“守”艺人魏勇

 2024-03-16 13:32  来源:昭通日报

“哒哒哒、哒哒哒……”走进永善县城新华街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裁缝店里,年逾六旬的魏勇坐在缝纫机前,机头左侧一件缝好的红色长袖衫上面放着5元现金。魏勇正忙着缝补一条军绿色休闲裤,只见他动作娴熟,拆完旧线后,双手来回推送,凭借手艺,两分钟的时间,一条新裤子就“亮相”了。

一台缝纫机 维持全家生计

魏勇是永善县黄华镇老集镇立街人,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那时候农村流行手表、收音机、缝纫机,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黑白电视机才进入寻常百姓家。

黄华集镇与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隔江相望,两地居民商贸往来、经济交流互动频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繁华江边古镇。

魏勇家里有四兄妹,他排行老大。19岁时,魏勇觉得要想办法改变命运,一家人得有一个人懂得手艺,出去挣钱减轻家里负担。1984年,魏勇在熟人的引荐下,到黄华集镇上一位老裁缝家中学艺。

拜师进门,勤学的魏勇刻苦练习,手艺日益见长,心灵手巧的他很快便掌握了踏机、倒针、平缝、倒缝、正反缝和剪裁等基本技巧。出师后,父母用积蓄购买了一台缝纫机,从此魏勇走上了裁缝之路。

裁缝,在90年代与服装职业同步诞生。在那个时候,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就是裁缝,每四五个村民小组就有一名裁缝为人们缝制衣服。随着时代的进步,家纺高度机械化发展,很多裁缝变成了服装设计师。但在每个城市,还是能见到老裁缝的身影,裁缝师傅们靠着他们精巧织补的手艺成为社区工匠的一员,为市民带来便利。

魏勇因裁缝与同行伍定英结成伉俪,婚后为了给两个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两人商量,到永善县城发展,于是在新华街租下一个小门面,做着定制服装和缝纫的生意,维持生计。

魏勇正在改制衣服。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魏勇头发增添了许多银丝,必须戴上老花镜才能做针线活。今年2月26日中午,笔者见到魏勇时,他同往常一样,正在店铺里忙活着,妻子则在照看3岁的小孙子。

“现在身体还行,不想早早退休,停不下来,也闲不下来。”魏勇说,丢不下、舍不得这身手艺。

10平方米工作间 裁补修剪简单生活

走进店铺,只见两台缝纫机整齐摆放着,一台锁边机放在门前右下角,一个小牌子上写着“魏师缝纫店”和联系电话,两台缝纫机旁分别放着各式各样的缝纫线筒和长短不一的新拉链,地上堆放的10多个袋子,是早上刚接的新单子,右墙边的两层架子上摆满了已修改好的衣服,2个简易的小胶凳方便客户休息,早年的那台老缝纫机魏勇怎么也不忍心丢掉。货架正下边是一张长约两米的台板用作熨烫面料,10平方米的缝纫铺就是魏勇的工作间,夫妻俩量身裁衣都在此完成。

拉起家常,与魏勇聊起新式缝纫机与老式缝纫机的区别,新式的多数属于半自动,不用每天都调试脚踏板,机油很久才换一次,省力省心,而且不易卡线,方便操作。

店铺正前方的那台缝纫机是魏勇用的,机板上放着磨得发亮的摆梭托、床圈、绕线器,剪刀、两把钳子、一个刀片和一把缝纫拆线器配合拆线用,机头和头顶都接了白炽灯,因为尽管白天也需要灯光辅助掌控缝纫的精细度。

靠后墙的绷缝机是妻子用来帮衬魏勇做针织衫的,墙上挂着软皮尺,曲线板、划粉、点线器、手针、珠针、镊子、锥子、小螺丝刀等工具装在一个小盒子里,顺手即可取用。

“那把黑色大剪刀和古铜色的木尺是刚入行时买的,是师傅给的‘传家宝’,学艺时师傅边做边教,后来师傅看着我做。”魏勇说,只要剪刀、木尺在,就像师傅在身旁看着一样。不偷工减料,一分面料一分付出一分工钱,踏踏实实做事,自然有缝纫活送上门。

说话间,一位大婶背着孩子,送来3条小孩的裤子,两条左膝盖的位置裤筒开了线,魏勇补好后,又找了1个与裤子颜色一致的小布块,缝上去刚好遮住被磨破的小洞。

“孩子正上幼儿园,很调皮、好玩,裤子经常被划破,孩子长得快、衣服换得勤,经过魏师傅巧手缝补,与新买的没两样。”那位大婶说。

时光凝聚匠心 40年坚守一门手艺

拆线、测量、锁边、缝纫、熨烫……要修改一件服装,经过的工序可不少。虽说这几年受网络经济的影响,魏勇的裁缝铺从原先主要定做服装,变成了换拉链、裁裤边、修改服装尺寸,但魏勇的态度和蔼、价格实惠、手艺过硬,缝纫店铺的生意没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魏勇说,从前男装一直流行中山装,后来流行夹克外套,女装流行健美裤,到现在款式多样时髦,正是赶上了发展的好时代,魏勇见证了服装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

“90年代,做一条裤子工钱1元、一件中山装2元,现在改一条裤子涨到5元,换拉链根据长短计价。”魏勇历来不收高价,一直按实际价值收取费用,魏勇说这是经营之道。

“西裤黑线锁边,2尺9寸8分,外套换拉链。”魏勇是细节的追求者,在每一处细节上都精益求精。春节期间,买新衣服的人多,单子每天都有三四十单,为了防止单子不出错误,魏勇给来不及做的单子贴上纸条和小卡片,详细地记下修改尺寸、客户联系方式。

魏勇靠着裁缝这门手艺一步步从黄华镇搬到了永善县城,在小小的缝纫店里,夫妻俩相互陪伴,每天耐心地按照流程一件一件缝补,抚育孩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除去房租,每年收入六七万元,三餐规律,没有风吹雨淋日晒,不比打工差。”魏勇说,踩蹬缝纫机是一种锻炼,可以活动经络,夫妻俩靠着勤劳的双手赢得顾客的信赖,养活了一家人。

“裁裁剪剪,缝缝补补,直来直去,平平淡淡。”时不时魏勇与老伴唠叨两句就当休息。魏勇偶尔到街上、公园散步,或是看看电视,魏勇特别珍惜这样简简单单的生活。

岁月无声,随着经济的发展,裁缝手艺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搬进了记忆的深巷。人工量体裁衣,已成为老一代人的回忆。不论是定做衣服还是改衣服,魏勇都一丝不苟地巧妙修补,尽量做到完美无缺,四十载如一日地在缝纫机“哒哒哒”的旋律中织就匠心。

“魏师傅工艺精良、针脚细密,前次给我改的裙子特别合身,改得好。”家住溪洛渡街道的陈大姐再次找到魏勇,请他裁两条新裤边。走访不到两个小时里,笔者就遇到6名客户是奔着魏勇手艺而来。

一生只做一件事,就足够了。在魏勇的裁缝生涯里,他以缝纫机为伴,把生活的酸甜苦辣融入一针一线,用一生来守护着缝纫这门传统技艺,铸就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通讯员:田明  文/图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永善 阅读昭通 故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