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故事丨老杨的守望 构筑幸福新生活

 2024-03-02 08:00  来源:昭通新闻网

认识老杨,大约是六年前。当时正是脱贫攻坚比较吃劲的时候,因为分管挂钩扶贫工作,我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去挂钩点一趟,一是看看扶贫队员,二是了解一下挂钩村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并同镇、村干部和工作队员商量解决。

单位的挂钩点是永善县桧溪镇得胜村,同时还挂联永善县细沙乡细沙社区和石坪村。由于点多面广,每次下去,少则两天,多则三四天。那时,得胜村的基础设施很差,驻村队员吃饭、住宿、洗澡问题都难以解决。我们临时下去的同志,当天回不来,只有就近找酒店住宿。

桧溪镇位于永善县东北部,因有一条叫桧树的小溪流到金沙江而得名。桧溪自古就是商旅重镇,从绥江上永善,或者从吞都到南岸,过往的客商都会选择在这里停留,少则一日,多则数日,一是过夜,二是做生意。因此,这里的居民经商意识特别浓,不管赶集日,还是闲时,临江的街市都十分热闹。

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后,桧溪原来的好几条老街被江水淹没,就连很有名气的二道崖古驿道,有一大半也被淹在水里,没有了从前的险峻与古朴。

我们看到的桧溪是崭新的桧溪集镇,因为向家坝水电站建设移民搬迁,原来老街的居民搬到了二半山上。人们还是喜欢江边。我们最初去桧溪时,大多选择临江的大码头酒店,住在那里,推窗可览金沙江大桥,看大江东去,清晨,还可到江边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可惜这个酒店设施一般,管理服务也跟不上,而且,酒店正面呼啸而过的车辆轰鸣声还会打扰客人的清静。我们住了几次,没有什么好感,于是决定“搬家”。

那几年,昭通日报社人手短缺,除了集中走访外,报社采取派出工作专班的措施攻坚克难。为了保障正常办报,组建的工作专班多数是老同志,除了我,还有临近退休的龙兆明、刘波,司机则是李明坤或者霍保明。报社的主要领导根据工作需要有时也会带领我们下去。

那时我们还不认识老杨。按照大家“搬家”的意愿,我们开始另觅宾馆。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大家都不知道镇上哪家宾馆好。龙兆明和李明坤到了桥头,见到了一家宏桥酒店。酒店就在三岔路口,左边是去桧溪镇政府的大桥,前面有一个小山包,连着金沙江大桥和沿江公路,只是小山包刚好遮住了人们看金沙江的视线,而右边则是通往桧溪老街的老路。老路上,曾经人来车往的石拱桥还在,由于新修了金沙江沿江公路,大家更喜欢走沿江公路,这条老路以及石拱桥基本舍弃不用,渐渐被大家遗忘了。龙兆明和李明坤看了酒店的设施,还干净整洁,就决定先住一次看看。没想到,这一住,就与宏桥酒店结下了缘。

宏桥酒店有“两个半”服务员,一个是店主老杨,一个是老杨的爱人,还有半个是老杨的长子。我们选择继续住的理由,一是这里安静,二是服务好,三是酒店从设施到服务一直不断地改进提升。宏桥酒店共有五层,除了大堂,酒店的客房主要集中在二楼、三楼、四楼,共有二十间客房,有标间,也有单间,收费也很合理。

老杨是个有主见和听得进去不同意见的人。因为路途遥远,我们每次都是开车去扶贫点,停车是个问题。为了满足客人的停车需求,老杨听取了我们的建议,只花了一个月,就把对面的小山包铲出一块平地来,可以停四五辆小车。在乡集镇,由于收费不高,宾馆酒店基本不提供矿泉水,我们就建议老杨,一瓶矿泉水其实花不了多少钱,但提供与不提供,客人的感受不一样。响鼓不用重槌,老杨马上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对酒店的改造也一直进行着,老杨带领妻子、儿子亲自设计、亲自装修,没过多久,客房的浴室设施也进行了升级,像城里的星级宾馆一样。他还动员旁边的馆子,把早点弄好,满足客人的口味。自此以后,我们报社的同事到桧溪镇和细沙乡走访,都选择住宏桥酒店,宏桥酒店一下子热闹起来。

住的次数多了,我们渐渐和老杨熟络了起来。老杨中等身材,身体硬朗,略显瘦削的脸上写满了奋斗的沧桑。老杨是个退伍军人,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有军人特有的耿直性格,走路带风,说话干脆,想好就干,从不拖沓。

老杨其实不是桧溪人。他的老家在细沙乡细沙社区的桃子坪,那里海拔较高,村组道路没有硬化,通信不畅,手机在山上没有信号。老杨退伍回来,在桧溪认识了妻子,就没再回老家桃子坪,而是筹资在桧溪社区建房,安了家,建起了宏桥酒店,开始了人生的新旅程。

宾馆属于服务行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宏桥酒店算是老杨一家的全部资产。有着丰富社会阅历的他深知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的道理,由于资金短缺,老杨走了一条边经营边提升滚动发展的路子。为了降低服务成本,他既当业主,又兼任管理人员,他的妻子和儿子就是服务员。经营产生的收益又马上转为新的投入,用于对客房设施不断进行提升改造。

老杨一年四季都在忙,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宏桥酒店的变化,有了像样的吧台,有了抽水马桶,有了自己的停车场。为了防止停电,老杨还购置了柴油发电机。一切为了客人着想,把顾客当上帝,酒店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很受外地到桧溪做生意的客人青睐。至今想起来,酒店临江一侧,有一湾清水,那是真正的桧溪,从窗口望出去,看得见民国年间修建的财神庙和临河而建的商铺,赶街的群众就从那里走进街市,或卖山货,或买回自己想要的生活必需品。住进酒店,休息之余,沏一壶茶,或者拿上一本书静静地读,看着外面清清的溪流与街景,还是很惬意的。

扶贫的日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2020年底,脱贫攻坚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报社也完成了在桧溪镇和细沙乡的挂钩扶贫工作。新的挂钩点调整到了永善县永兴街道明子村和马路村,每次下去,还是会经过桧溪,但已经用不着在那里停留。

与老杨的缘分还没有结束。2023年6月,我参与“我和我的村庄”主题采访,想把桧溪作为一个美丽乡村的案例来写,又去了一趟桧溪,在老杨的酒店住了一宿。老杨的酒店设施又有了明显的改善,一推开房门,窗帘会自动打开,老杨在酒店管理上已经走上智慧酒店的路子。听老杨说,宏桥酒店已被当地党委、政府确定为对外接待的指定酒店。

我一直在思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可不可以以一个小镇的商品经济助推村庄发展为案例来讲述一个村庄的变化?老杨可不可以作为这个村庄里的“我”?初步采访后,因为老杨的主业是经商,与桧溪镇的乡村振兴产业联系并不紧密,于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但是,从老杨的身上,我看到了桧溪以商业为龙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影子。

老杨一直很忙,忙碌得一丁点儿外出的时间都没有。在江边,受金沙江与桧溪的滋养与影响,老杨已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桧溪人,传承着桧溪的营商文化。去年,我还听到老杨把二儿子送去参军的消息,他的军人情结可见一斑。

与老杨从不认识到相识,几年来一直称呼他为老杨,他的名字却从来没有问起过。直到这次想讲一讲老杨和他的酒店的故事,才知道老杨名叫杨忠银。

昭通日报记者:曹阜金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李丽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李丽娟
标签 >> 阅读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