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社区话团结——彝良县团结社区“五心”服务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社区

 2022-10-02 09:00  来源:民族时报

社区儿童之家里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

团结社区,坐落于“将军故里、天麻之乡”彝良县发界街道的洛泽河畔,是全县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4个社区之一,社区总人口9444人,少数民族人口有1213人。

近年来,团结社区通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实现组织贴心、培育润心、发展齐心、服务暖心、治安安心“五心”服务,共建“五个家园”,引导辖区居民同心向党,共同打造“以人聚城、以城会产、以产兴城”的幸福新社区,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把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团结故事在这里不断上演。

组织贴心在社区的老年活动室里,几张桌子前坐满了老人,打球、聊天……好不幸福!

社区老年协会的会长石成德告诉记者,平时子女不在身边,社区就组织棋牌队、器乐队、舞蹈队等,各族老人在这里打牌、唠家常,互相关心、温暖着彼此。社区还在这里开展卫生健康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讲座。

“搬来两年多,环境越来越美,邻里关系越来越好,孩子们上学、居民就医抬脚就到。要是我再年轻点就好了,这样的好日子还能多过几年!”石成德笑着感慨不已。

社区老年活动室,正是社区突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新思路,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和各种服务功能,合理设置建设便民大厅、党员活动室、妇女儿童之家等社区业务功能用房的成果。

而做这些最终的目的,就是促进社区党建和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

治理安心社区门前有个广场,每当华灯初上,各族居民在这里唱歌、打跳,情越来越浓,心越来越近,一派祥和的景象。

而这,离不开街道党工委构建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楼栋长——楼层长”综合治理网络,积极探索构建“社区社会治理网络+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新模式。

社区在做好疫情网格化精准防控的基础上,组建双语宣讲队向社区各族群众常态化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让各族群众能够更精准地接收到党和政府的声音,促进社区各族群众携手共建和谐家园。

发展齐心让易地搬迁的社区各族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是社区的工作重点之一。

彝花绣文创产业园位于彝良县发界安置区扶贫车间内。产业园通过采用“公司+合作社+绣娘”的产业扶贫方式,让原来自产自销的彝花绣变成相对聚集发展、助推搬迁各族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共培养出1000多名绣娘。扶贫车间开工的三条生产线中,少数民族工人占80%左右,其中大部分为安置区搬迁户。

巴食川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彝良工厂自2020年1月成立以来,为发界安置区无法外出务工的各族群众和周边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实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助力各族群众就业增收。

不仅如此,团结社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搭建“党建+人社+企业”的劳务输出平台,为浙江、广东等地企业输送技能人才,实现社区各族劳动力转移就业5240人次。

文化润心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为此,团结社区依托“村史馆”,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社区还组织开展“同讲普通话、携手奔小康”等活动倡导各族群众节日互庆、风俗互适、生产互助,培养各族群众血脉相通、心灵共济的民族情感。

通过系列文化培养,社区各族群众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增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服务暖心“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近期,团结社区禾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传来孩子们稚嫩的歌声,服务中心邓祥春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邓祥春是2019年底搬到这里的。刚来时,她经常带着两个孩子在社区的儿童之家玩。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影响下,她加入了社区禾心社会服务中心。

社区的孩子在这里根据各自的喜好,加入篮球、美食、舞蹈、音乐等各类兴趣小组,五六年级或者初中的小朋友还能上自我管理、自我认识、职业规划等课程。邓祥春成为孩子们的代理妈妈,而社区也成了孩子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家。

“我丈夫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如果我再出去打工每个月也能有几千块钱的收入。但是每次想着这里还有这么多孩子需要我,我就舍不得离开了。这个社会要想变得更好,需要更多的人付出!”她由衷地说。

而这正是社区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的一个缩影。不仅如此,社区还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社区各级包户干部包保内容,纳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基层群团组织服务内容,围绕各族群众急难愁盼事宜提供“全天候一条龙”服务,通过系列暖心服务,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转化为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浓厚感情,引导各族群众团结互助、同心同德,携手共建社区团结进步友爱家园。

近年来,社区先后荣获“昭通市文明社区”“昭通市基层社会治理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2021年结合自身实际拍摄的《百年华诞同心筑梦》微视频荣获昭通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微视频二等奖。

来源:民族时报

校对:彭晓雨

审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童博谣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谭光吉
责任编辑:童博谣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