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青春赋能热土 校际共绘新篇——北京林业大学与昭通学院联合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2025-07-23 17:24  来源:昭通新闻网

当首都高校智慧遇见西南腹地热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19日至20日,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云南实践团携手昭通学院,在昭通市开展了一场跨越千里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两校青年学子通过考研指导、生态宣讲、文化探寻、产业调研与文旅探访等多维实践,将知识、热情与汗水播撒在乌蒙大地。

考研秘籍跨千里传经

昭通学院报告厅内,气氛热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实践团成员正在给70余名怀揣深造梦想的昭通学院学子传授“上岸攻略”。“精准定位目标院校是成功的第一步”“跨专业备考要构建知识网络而非死记硬背”“复习计划要留出弹性空间”……他们围绕院校选择、复习规划、跨考策略及应试技巧,结合亲身经历深入剖析,并针对不同专业提供实用“避坑指南”。

“跨专业怎么快速入门?”“时间不够用怎么办?”提问环节互动踊跃。昭通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学生曾昌庆感慨道:“北京林业大学的学长学姐不仅传递了‘一战成硕’的决心,更分享了‘找准节奏,慢一点也无妨’的智慧。听了他们的分享,备考更有底气了。”这场跨越千里的“知识快递”,为昭通学院学子精准赋能,点燃了他们的追梦热情。

庭院课堂扎根田埂

在昭阳区永丰镇绿荫社区,实践团将“生态文明课堂”上到村民家门口。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张曦以“美丽庭院建设”为主题,用鲜活案例解析“小庭院”变身“生态园”的路径,生动展示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可行路径;昭通学院学生曾昌庆则立足本地,倡导“随手关灯省电”“一水多用节水”等绿色生活妙招。

“在院角种棵树也能美化环境?这简单,我家就能干!”村民王大爷笑着点头。另一位村民张大妈接口:“小河沟干净了,洗菜洗衣多方便!”接地气的宣讲引发共鸣,生态理念悄然入心。

古祠新旅探乡土脉动

带着宣讲的热度,实践团开启文化探寻与产业融合之旅。在龙氏家祠,飞檐斗拱、精美木雕无声诉说着家族的兴衰变迁与滇东北深厚的人文底蕴。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刘禹佳轻抚窗棂感叹:“蝙蝠和鹿寓意‘福禄双全’,前人的匠心与期盼都刻在这里了。”学子们在此触摸历史文脉,感受文化传承的力量。

“我们‘种’风景、‘种’文化、‘种’体验,让农民吃上‘旅游饭’。”,在永丰镇绿荫社区田园综合体,永丰镇人大常委会主任孔斌介绍。“如何平衡农业生产与游客体验的空间布局?”“特色农产品如何通过精深加工和文创提升附加值?”“线上营销如何助力引流?”……围绕产业规划、运营模式、联农带农机制等核心问题,两校师生结合各自专业背景,与当地负责人展开了热烈而务实的交流,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金点子”,为田园综合体的未来发展注入青春视角的创新活力。

果园“黑科技”引惊叹

昭通农投集团省级苹果产业示范园内,昭通农投集团经理魏东如数家珍般介绍起“科技范儿”十足的现代化果园:“看!我们不用化学除草剂,用三叶草这个‘天然地毯’来防杂草、保水土,这叫‘以草治草’!”师生们听得啧啧称奇。不仅如此,物联网、大数据构建的智慧农业系统实现精准灌溉、环境实时监测;持续的品种改良优化着苹果的口感与品质;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则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一幅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生动画卷在眼前铺开。

座谈会上,围绕“产区生产与旅游如何平衡?”“如何兼顾产量与品质?”等焦点,两校师生结合专业背景与园区技术团队热烈研讨。走进果园,技术负责人李拴群现场演示设备操作,昭通学院学生王顺鑫感叹:“亲眼所见,才懂‘科技兴农’的力量!”

窑烤面包飘香探新路

鲁甸县乡村旅居项目“不晚·安阁”度假村,为实践团展示了乡村旅居新可能。保留乡村原始风貌的“八分野”露营地,让学子们仿佛置身山野画卷;激发探索精神的“一起探索营”项目,打开了亲近自然的新方式;最令人惊喜的是那座飘散着麦香的窑烤面包房——利用传统工艺,将本地优质农产化为金黄酥脆的面包。“面团在土窑里慢慢烘烤,用的是本地苹果木,香气特别!”“不晚·安阁”度假村负责人王力力介绍。乡村图书咖啡馆等特色项目,将“轻改造、重体验”和“活化在地资源”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真没想到乡村文旅还能这样玩!太有创意了!”昭通学院学生王琪忍不住惊叹。这趟沉浸式探访,让学子们看到了乡村资源变资产、变流量的生动实践,为未来参与乡村文旅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经验素材。

青春足迹绘就未来

从报告厅的求知解惑,到田埂上的生态宣讲;从百年祠堂的文化浸润,到田园综合体的产业探访;从苹果园的黑科技震撼,再到度假村的创新灵感碰撞。两校青年携手同行,在乌蒙大地留下了坚实的青春足迹。

北京林业大学带队教师翁元恺总结道:“本次活动聚焦生态文明宣讲与绿色科技服务,是引导青年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昭通学院教师杨小琴充满期待:“希望以此为起点,未来两校能在生态、地理、旅游等学科开展更深度的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

一场跨越千里的“校际联动”,一次新时代青年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北京林业大学与昭通学院的学子们,以知识为犁,以汗水为露,在田野乡间播撒青春智慧。未来,两校将持续深化合作,搭建更广阔平台,鼓励更多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共同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青春华章。


记者:魏 国/文  通讯员:曾昌庆/图

一审:张 帆  一校:魏 国  二审:聂学虎
二校:彭晓雨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张 帆  一校:魏 国  二审:聂学虎
二校:彭晓雨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