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彝良:2564名党员干部闻“汛”而动紧急转移群众2081人

 2025-07-23 16:18  来源:昭通新闻网

7月21日至23日,彝良县遭遇持续强降雨,树林、洛旺、牛街等乡镇出现洪涝灾害,造成道路、房屋、农作物等不同程度受损。全县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以“汛”为令、“汛”速出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全力开展防汛救灾、清淤清障和隐患排查工作,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一道道牢固的“红色防线”。

7月21日晚,彝良县气象部门相继发布重要天气消息、暴雨蓝色与黄色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II级和III级预警,并提供“1262”精细化预报专题服务。

面对严峻汛情,彝良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于7月22日00时30分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并于00时45分发布紧急通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县级派出16个工作组45人下沉一线,督促指导防汛抢险工作。县委组织部于22日发布《闻“汛”而动,防汛有我——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切实筑牢防汛安全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冲锋在前,当好一线“排查员”​

洪水袭来时,他们始终冲锋在前。

暴雨预警就是冲锋的号角。彝良县各级党组织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微信群、电话、大喇叭、敲门入户等方式,将预警信息覆盖到户到人。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实时关注雨情汛情,实地查看监测隐患点,发现险情立刻设置警戒标志,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建立详细台账,并实行“一个隐患、一名党员、一抓到底”的包干责任制。党员干部披上雨衣、拿着手电筒,分赴各村组开展抢险救灾。手电筒的光柱在雨幕中来回晃动,他们挨家挨户敲响房门,呼喊着提醒群众转移,帮着搀扶老人孩子和转移重要物资。

“多亏你们及时来帮我家搬东西,不然粮食全被水泡了,太感谢你们了。”22日凌晨,随着雨势持续加大,树林乡辖区河流水位快速上涨,全乡党员干部闻“汛”而动,迅速下沉一线,做好隐患排查、群众转移、应急抢险等工作。经过彻夜奋战,全乡成功转移群众94户420人。

“个别群众不配合避险转移,我们只能反复动员,耐心做思想工作,将他们撤离危险区域,几天下来嗓子都讲不出话了。”角奎街道大河边社区党总支书记彭怀平介绍,接到预警后,社区党总支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组织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80余人投入抢险一线。

在转移安置工作中,党员干部耐心劝导群众转移避险,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人。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建立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机制,上门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安全转移,确保撤离工作高效有序。

21日以来,全县已组织2564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实施提前转移避险,已紧急转移安置群众636户2081人。

靠前指挥,当好全局“指挥员”​

汛情就是命令,坚决扛牢防汛救灾政治责任。

7月22日上午,为有效应对强降雨,彝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率领相关部门赶赴灾情较重的牛街、树林等乡镇指导抢险救灾,16名挂乡镇(街道)县处级领导迅速分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督促落实转移避险、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措施,确保“一长四员”在岗在位履职。依托“党建+网格”优势,组织县乡村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力量下沉一线,强化运用“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24小时不间断对辖区内的河道、地质灾害隐患点、老旧房屋、低洼易涝区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拉网式排查。采取“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自发”的模式,在全县158个村(社区)组建158支3144人的防汛应急党员先锋队伍,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保持24小时备勤状态,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

“育才街受威胁的群众已提前进行转移,转移的群众是24户56人,一楼的重要家具家电已全部搬到安全区域。”7月22日晚,牛街社区干部郭均汇报群众转移情况。根据牛街镇党委、镇政府的防汛工作部署,辖区群众及时进行安全转移,班子成员带队下沉到低洼地势点帮助群众转移重要物资,时刻关注是否有回流人员和监测水位变化情况。

“昨晚的水位上涨实在是太快了,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水就涨到家门口来了,还好镇村干部和街坊四邻提前来帮我们把冰箱等大件物品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没有造成严重损失。”牛街社区育才街一位商户说道。

贴心服务,当好后勤“保障员”

不落一户、不漏一人,防汛一线处处都是共产党员奋战的身影。

“床可以再靠着墙一点,床单可以拿过来……”洛旺村党总支书记陈登云带着村干部为转移群众铺床,询问转移群众的需求,确保为转移群众提供舒适、温暖的休息环境。截至23日凌晨,洛旺乡累计紧急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482人。

在转移安置工作中,按照前期建立的隐患排查台账,针对不同群体特点,采取分类安置措施,充分利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学校、村卫生室、闲置农房等安全场所作为临时安置点。对集中区域或行动不便群众,党员干部肩背手扶,将其安全护送至临时安置点。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严格落实“一对一”包保责任制。对有条件的群众,协助其就近投亲靠友,持续通过电话、微信跟踪近况,确保“转移即安心,安置有保障”。

自22日起,全县组织各级党员干部、群众及应急队伍,调用大型机械清理主要障碍,同时组织人员配合进行人工疏通,持续开展道路抢险保通工作。彝良公路分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建3支共15人的抢通小组,争分夺秒投入抢险,全力守护群众出行安全与公路畅通。县消防救援局紧急出动应急救援力量3车25人分别前往牛街和树林两个强降雨主要落区乡镇备勤待命。

风雨砺初心,危难显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洪救灾战斗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冲锋在前,让党旗在每一处险情处高高飘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责任担当筑起“红色堤坝”,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坚实的依靠。

   目前,彝良县防洪救灾工作仍在紧张有序推进,党员干部们仍坚守在岗位上,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记者:陈忠华 通讯员:杨桦  文/图

一审:陈忠华  一校:杨 桦  二审:马 丽
二校:胡远松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审:陈忠华  一校:杨 桦  二审:马 丽
二校:胡远松  三审:倪 娜  三校:周 燕
终审:马 燕  监制:罗 旭  总监制:武治国
标签 >> 抗洪抢险 
捐赠信息